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天行九歌/秦时明月]悲回风 > 第35章 第三十五话:风中飞沙

第35章 第三十五话:风中飞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星魂在城西租了一处宅院,把带的东西放下之后就直接到小圣贤庄去接烛幽了,这会儿两人回来,侍从还在前前后后地忙碌收拾,大半夜了宅子仍灯火通明,但因为除夕守岁,城中大半人家也都是如此,所以他们这处也不显得突兀。

星魂将她带进了堂屋,指了指里面摆的几个箱子。

烛幽问:“这是什么?”

他走到旁边坐下,接过侍从递过来的一盅酒酿圆子,自然也给烛幽准备了,她示意放在旁边。

“咸阳赐下的年礼,其中也有你的,我一并带过来了。”

“这么多?”烛幽惊奇地把箱子打开,只见最面上卧着一件披风,黑色的底,用白色的丝线绣着兰草,这和当年她从嬴政那儿得来的披风别无二致。她一时拿不准到底是什么个意思,或许当初的那件披风也并不是嬴政的,只是常备物资,能随意赏下的?

她压住这一点小情绪,翻到披风里面,只见里衬是白色的狐皮,毛色纯净,一丝杂色也无,摸上去柔软顺滑,一看就是上品。嬴政对下属一向这么大方吗?她不由得看向了星魂,只见他笑得微妙:“这是给你的独一份。给我们的虽然也是上好的毛皮,但你的这一件却是珍品中的珍品。”

或许“制式物品”更好理解一些:“我记得我千里迢迢跑到桑海是因为干了坏事。”她觉得自己不被嬴政抓回去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然而得到的年礼竟然这么特别,不可思议感油然而生。

“除了这个还有呢,下面有一半是给你的。不过我们几人的礼物都差不多,只有月神多了一个星盘。”

她倒是不在意别人拿了些什么,反而是自己的这一件披风更能牵动她的思绪。星魂见她盯着它看了半晌,不耐烦地出言打断:“再看也变不出花儿来。”

“我不明白。”

“不明白就不要想了,想了也没用。”星魂把酒酿圆子的碗放下,懒懒地倚在桌边。

烛幽便把披风放到一旁,在箱子里又翻了一会儿,找到一盏合心意的摆灯,当即取出来点上,光影立刻投到墙壁上,是一幅戏蝶图:“这个还有点意思。”

“还行吧。”星魂兴致缺缺地答话,用筷子敲了敲桌子,侍从便端来了两盘饺子。

烛幽自觉地到星魂对面坐下,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天。

“你会在桑海待多久?”

“等着王命吧。燕国残余已经基本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大军开春就会南下。”

“南下?齐国还是魏国?”

“远交近攻,应该是魏国才对。”

“不会是楚国吗?”

“看是出使还是出兵了。楚国国君快不行了,朝局动荡,但秦国想一口吞下也不容易,还是先解决魏国,楚国暂时分神弹压一下就可以了。齐国这边应当会有来使,就是不知道会派谁来。反正不出意外我和你会随大军行动的。”

“这次你们是配合大军的吗?”

“否则呢?你以为嬴政和阴阳家合作只是为了图个预言吗?”星魂冷笑,“他那样从泥泞动乱中走过来的人根本不会相信天命,只会逆天改命。”

烛幽忽的就想起了在蕲年宫前嬴政冷酷的脸。若是顺着天命,他如何能从吕不韦手中夺回权柄,如何能平定嫪毐之乱,如何能幽禁太后,又如何能开启他的霸业呢?在这样倾轧的乱世中,只有狠心的人才能更好地活着,更何况是一位决定千万人性命的君王呢?

星魂见她不知想哪儿去了,又道:“你也不用操心这些事,你只需要考虑找齐苍龙七宿的线索就可以了。”

“……嗯,我知道了。”

二月春来之时,咸阳的命令终于到达了星魂和烛幽手中,她辞别了荀子,随星魂西归。星魂去魏国国都大梁,而她则前往新郑,襄助昌平君平息韩国之乱。随旨意一同送到她手上的还有目前叛乱的情况,情报上明明白白写着叛乱是由流沙掀起的,嬴政当然不可能忘记流沙和韩非和烛幽之间的牵连,而他此时将她派去新郑,是太过明显的试探——在知道她第一次选择了韩非的情况下,看看她第二次会选谁。然而烛幽还觉得这是一次直白的警告,警告她不要再次背叛,她猜想昌平君的手上肯定有制衡她的手段。

嬴政虽然对她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却好像又意外的宽容,两极相悖,令她看不懂他的态度。何况就算证明了她不会背叛,证明了她与过去的割裂,他又想做什么呢?

星魂说,就像一张白绢,虽然滴了点墨水,只要确保它不会接着晕染,那也就还能接着用。

“不能不用么?”

“他喜欢,所以能容忍。”

“……”

“但终究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星魂意有所指。

烛幽轻轻叹了口气,她明白这一关她是非过不可。

烛幽和星魂并行了从桑海到大梁的这一段路,后续从大梁去往新郑就得她一个人走了。秦军围困了大梁,大梁城深沟高垒,并无太好的正面突破手段,但她和星魂都清楚,按照目前的情况,多半是水攻。这样的战略当然不是他们两人想出来的,而是前人便有提过,一是苏秦的弟弟,苏代,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两人的意思都是“秦军兵出,河内必危;秦有韩国之地,开决荥泽水以灌大梁,大梁必亡”,而今河内被控制了,韩国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比起强攻,水攻无疑是最佳的办法。

目前命令还没下来,秦军便只驻兵练兵,暂时没有动作。星魂一路送她离开,最后嘱咐道:“新郑行事切莫心软。”

她点点头,她明白自己必须要取得嬴政的信任,逆鳞都还在咸阳宫中,她如果还想解开苍龙七宿的秘密,势必还需有机会入宫,若连嬴政的信任都不能取得,还谈什么呢?

烛幽骑着送信的军马赶路,在第三天的夜里到了新郑。新郑城还是那座城,却又不再是那座城。当年她初入新郑,这里繁华又热闹,城西大街上都是摊贩,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而今仅仅是靠近城门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她取出通行的令牌入城,抬头一看,城门洞里全都是凝固干涸的血液,有新有旧,叠在一起斑斑驳驳,昭示着这里发生过多么残忍的战斗。她低下头,牵着马慢慢地走在路上。此刻不过申时,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街上一个人都没有,灯火下,只有秦军在清理散落的尸首。那些尸体里有韩军,有秦军,也有平民。除了秦军,其余尸体的头都被割下,余下的躯干则混作一堆丢上车出城掩埋,而秦军士兵的腰牌被一一取下,有士官捧着簿子做记录,日后回秦将分发军功与抚恤。

烛幽看着眼前的血腥场景也并不惧怕,她驻足等待这一车尸体从她身边经过,尸体一走,地上就只留下了干涸的血迹。她收回目光,就听遥遥地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骑士奔到她近前便停下,翻身而下向她作揖:“山鬼大人,请随我前往中军幕府稍作歇息。”

“昌平君呢?”

“相邦大人还有要事未处理完毕,尚不在府中。”

烛幽点点头,既然如此,未见到昌平君之前她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军帐里比较好。她又问:“目前情况如何?”

“回大人,昨日韩王安头颅已被斩下血祭于武安君祠,尸体悬于新郑王宫前震慑反叛余孽。叛逆已被困于王宫之中,相邦大人吩咐据守宫门,围困数日,减少我方损失。”

“还是要小心他们作困兽之斗。”烛幽又想了想,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入城多久了?”

“已经一月有余。”

秦军平乱的速度还是很可观的,烛幽觉得或许再过一月此事就将了结,她并不是很想重游已经面目全非的故地。这下便说:“烦请带我回去吧。”

“大人请。”

秦军的中军幕府设在了原先的血衣侯府,因为除了王宫之外的最优驻地——将军府已经被付之一炬,只剩下黑漆漆的断壁残垣。烛幽对血衣侯府不算陌生,这里算是她在新郑里出入得第二多的地方。骑士直接将她带去了原本的议事厅,这儿现在已经被布置成标准的秦国制式,几张桌案上摆着各种文书军报,另一边就是被写写画画过的地图。

“大人,相邦大人有事要处理,会晚点回来,他吩咐过,此处的报告大人可以随意阅览,之后放回远处即可。若是累了也尽可早些休息,有事明日再议。”骑士尽职尽责地向她报告。

烛幽望着地图应声:“我知道了。”

“大人有事吩咐属下便是。”说罢就转身离开了,十分地雷厉风行。

烛幽拿起最新的几个卷轴,上面分别报告了上几次作战的情况,她对比这地图和几份报告就大致有了此次平乱的概念。叛军先是在城内掀起了动乱,攻占了王宫,韩王安带领一众士族逃往了上党山地,不过叛军并没有追击,而是据守城内。随后韩王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在秦军抵达之前表示想和叛军合作,也不知道双方怎么谈的,反正结果是叛军留他们在上党面对前来平叛的秦军,任由他们被全歼,韩王安就这样被血祭了武安君白起。然后秦军围城,叛军不支,到现在被困在了王宫里。眼下昌平君好像并没有要攻王宫的意思,只是将他们围了。

烛幽合了竹简默了一默,觉得挺奇怪的,韩王安但凡有点骨气也不至于先前举国而降,现在面对叛军竟然没有想安分一点等着秦军来收拾,反而想在此时举事复国,颇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亡国之君突然怀念起之前的生活也说不定?可是谁给了他手下的残兵可以同秦国精锐一战的信心的呢?真是匪夷所思。烛幽将竹简都放了回去,坐回位置上安静地等待昌平君的归来,在对方开口之前,她最好什么也不做,平叛关她什么事?她只是来刷嬴政好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