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奉皇遗事 > 第194章 五十一 暗手

第194章 五十一 暗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寒主审并州案的消息传出,哪怕京中近来对他颇具微词,但朝野并没有很大的异议。不久,青不悔便将自己的一座别宅拨给他住,供他治学和查案。

这是避嫌。

青不悔虽未插手案情,但主审陪审都是他的门下弟子,这是皇帝对他的器重,也是试探。

用如此惊天巨案投石问路,来看右相对夺嫡和党争的态度。

帝王之心。

李寒做主审的第一日,没有审理并州案卷宗,先把卞秀京从军以来全部邸报调来,又请旨查阅所有上奏折子。事无巨细,一一查询。

这一手来的出乎意料。

针对卞秀京开展的梳理工作花费了整整十日。十日之内,李寒闭门不出,连带着杜筠一块在他这一亩三分地焚膏继晷。自从李寒遇刺,杜筠便搬来镇宅,他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多少是个新科状元,又是杜公孙子,身份贵重,没人再敢轻举妄动。

二人席地而坐,按年整理的卷子铺开足有丈余。李寒从年份由近及远倒着察看,说:“今年正月,京兆府遍街搜捕钦犯,卞秀京的副将刘正英也在。”

杜筠不料他连此等细枝末节都考察到,点了点头,“是,刘正英还同公主府的人起了龃龉——就是如今炙手可热的甘棠。他拼着得罪公主府也要搜人,的确可疑。”

李寒皱眉问道:“钦犯何人,下落如何?京兆府之事,卞氏因何插手?如今有交待吗?”

杜筠想了想,道:“没听说。”

大有蹊跷。

李寒问:“这个刘正英是什么来历,能查吗?”

杜筠道:“兵部应当有记录,我去问。”刚站起身,又犹疑起来,“你一个人在家行吗?”

李寒笑道:“生死有命,你还能守我一辈子?”

杜筠也只笑着摇摇头,上马出门去了。当街遇刺不久,他多少不够放心,在兵部借调了册子后便赶紧回来。刚进院门,便听见屋中响起啪嗒一声。

像什么击破窗纸、撞在地上的声音。

“渡白!”

杜筠心中一紧,急忙跑进门去,却见李寒仍坐在地上,在一旁拾起两本册子。

一本是账本,一本却是卷宗,里头密密麻麻的姓名、住址、籍贯,瞧名字都是女人。

杜筠抬头一瞧,见窗上破开个大洞,问道:“是有人投进来的?”

李寒点点头,摊开记名册子给他瞧。

有不少勾圈的女子姓名,再看籍贯都是并州。

杜筠眉头渐锁,见一旁账簿摊开,也拿起来察看。里头都是鲜花花种的交易数目,他把册子一合,封皮赫然写着四个字:太平花行。

他眉头一跳,李寒敏锐察觉不对,问道:“怎么?”

“太平花行一事我听大哥讲起过。”杜筠看向他,“此地名为花行,实则暗娼。这簿子不是花草买卖,而是人口买卖。”

“另一本很可能就是被交易的妇女。”李寒沉思片刻,“看看年限。”

杜筠取册子从头到尾看一遍,声音有些发抖:“并州户籍……大部分被卖入长安,都是元和七到八年,并州屠城后不久。”

韩天理供词中,卞秀京为充战利,变卖并州妇女为妓。

此言非虚。

杜筠长叹一声:“这算是铁证如山了。”

“还不够。”李寒想了想,“我其实想不明白一件事。”

“卞秀京为什么一定要屠城。”

杜筠听出他言外之意,问:“你是觉得,不只是杀良冒功?”

“按韩天理所说,卞秀京杀良冒功的原因是战败之后战利无法上缴,怕今上追查他谎报军情一事。谎报军情确是大罪,但还不值得如此铤而走险。屠城一事但凡走露半点风声,何止株连九族,卞家历代都要遗臭万年。孰轻孰重,他能掂量不出?且卞秀京尚有家私,这些钱账虽不是小数目,但勒几年裤腰带就能省出来。就算战俘人头无处去寻,他完全可以称将敌军坑杀,或者天气所致已然腐烂,再打点一番,以卞氏在军中威望,未必走不通。他为什么一意孤行,要屠杀一州百姓?”

李寒继续道:“还有,我对照了当年军报和韩天理的供词,发现有一处疏漏。韩天理说卞秀京上报斩首齐军十万,很可能是他通过全州人死进行的推测。但其实并非如此。”

“卞秀京上报的是十万齐军进犯,具体斩首多少,并没有详细数字。十万敌军,卞家军再勇猛根本不可能悉数杀死,所以卞秀京压根不需要十万颗人头。”

“并非卞秀京要十万人头做军功,才杀害并州十万百姓。或许恰恰相反。”李寒指节缓缓握紧。

“卞秀京要杀光全并州的人,而并州男丁十万。所以,死者十万。”

杜筠骇得头皮发麻。

李寒也是手脚冰凉,勉强稳住气息道:“屠城一事,让我想起一句话。”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杜筠深吸一口气,问:“你觉得杀良冒功只是障眼,卞秀京其实是要杀什么人?杀男不杀女,是不是在找一个男人?”

李寒摇摇头,缓缓吐气:“我不知道,但并州案定有内情。屠城来抵战功——如此荒谬愚蠢,绝不是卞秀京一代老将会做的事。这位不知名者送这两本簿子过来,或许就是点拨。他可能知道真相,想借我之手公之于众。”

“送簿子这人若知情,为何不出来作证?”

“不欲暴露身份吧。”李寒将手中册子一合,“管他呢。”

杜筠却犹疑起来,“若是以此作伐害你……”

“你也说‘若是’,只是一种可能。”李寒道,“不管如何,先查再说。何况这还做不成铁证,这是线索。”

李寒当即站起身,将册子抱在怀里,道:“傲节兄,你我兵分两路。我去大将军府索要刘正英……”

“我去。”杜筠截然打断,“你无权无势,卞秀京敢杀韩天理,未必不敢杀你。他对我虽不客气,但我祖父在朝尚有威望,他不敢伤我性命。”

“你去京兆府问花行案,我去找卞氏要人。”

***

京兆尹是绝对想不到李寒登门的,但圣旨下达,各司需配合李寒查案。他虽不伦不类、没有供职,但身边有个能直达天听的小杜相公,也不能轻易得罪。

有道伸手不打笑脸人,京兆尹便堆笑迎上去,拱手道:“数月未见,李郎依旧风采卓然。”

李寒却单刀直入,道:“请府尹调出元和十五年开春的花行案卷宗,以便查阅。再请衙役联系涉案妇女,我要借贵地问话。”

京兆尹只觉他颐指气使,呵呵笑道:“李相公好大的官威啊!”

李寒此生无缘科举,此言便是讽刺。李寒却眉毛都不抬,径直往堂上走去,道:“奉旨查案,请府尹配合。”

他从椅中坐下,京兆尹眯眼看他,二人对峙良久。

终于,京兆尹咬牙,带着点不甘不愿的笑意吩咐:“没听见吩咐吗?还不去抬卷宗、找人来!”

***

册上圈点的并州籍女子能带来的都带来了,李寒便清了场子,一个一个来问。

从日头高升到太阳西斜,依旧没有清点完毕。众女所述多是当年旧事,越讲李寒越觉触目惊心。他记录不断,低头叫下一个名字:“徐丽娘。”

徐丽娘款步入内,在堂下徐徐拜倒。

李寒照例问了几句,翻了翻案宗,又问:“你每月要去铺子买桂花油,一月几两?”

“八两。”

“八两,就是半斤。”李寒问,“你一个人用?”

“是。”

“一个月用半斤头油。”李寒看向她,“徐娘子,我劝你实话实说。你若执意不说,我只能动刑了。”

徐丽娘俯身在地,低声道:“妾说。”

“妾是去铺子里传递消息。”

李寒不料她如此爽快,皱眉问道:“向谁传递?”

“妾是淮南侯的线人,以每月为期,不论大小消息,都要通报。”

“淮南侯?”李寒问,“三月里身死行宫的那位淮南侯?”

“正是。”

“淮南侯的线人只有你吗?他的暗线只有太平花行一家?”

“不,淮南侯正是靠买卖消息起家,消息四通八达,暗桩无数。太平花行只是其中之一,只是妾不敢随意探问,故了解不多。”

李寒问:“既然暗桩无数,那淮南侯就不可能直接联络你们。你的直接上线是谁?”

徐丽娘道:“刘正英将军。”

李寒皱眉,“国舅卞秀京的副将刘正英?他是淮南侯的线人?”

徐丽娘缓缓点头。

但刘正英接触不到,没有办法直接审问。这条线索虽有用,中间却隔了一座大山。

李寒正想着,突然一个激灵。

不对。

审问得太顺利了。

李寒敏锐感觉到,有人引导。

他当即问道:“是谁叫你告诉我这些的?”

“妾、妾实在不知。”徐丽娘低声嗫嚅,“他每次来,脸都不一样。”

戴着面具。

李寒低头记了一笔,又问:“男人女人?”

“男人。又高又瘦,他说话刻意拿了腔调,妾听不出年纪。”徐丽娘道,“瞧着是个练武的,身手很好,半夜来一点动静没有。”

李寒再问:“习武——那他随身可携带兵器?”

“有把刀。”徐丽娘回想,“很长,刀把头有个圈。”

环首刀。

李寒暗忖,太普通了,习刀之人不少都用,不算什么特点。便又问道:“他见过你几次?”

“两次。一次是去年,我们被京兆府收押放回后不久,妾之后问了别的姐妹,都被他一一问过。第二次,就是昨夜。”

昨夜。但花行的两本簿子是今天才扔来的。

他料定自己今日要查问花行案。

那扔册子的就是这个人。

李寒太阳穴突突一跳,他搓了搓笔管,说:“他觉得我会轻信?”

徐丽娘答道:“他说,料到郎君会这样问,只叫我转告郎君:郎君明辨是非,追查下去便知真伪。”

李寒皱眉问:“此人面带伪装,却如此大费周章劳你们转达,何不直接戴假面见我,说完来龙去脉更好?”

“那人说,郎君多智。他管不住妾的嘴,妾说几句只怕郎君心下就有较量,若见面只会被看破身份。找个传信的正正好。”

管不住她的嘴。

李寒听出不对,问:“他没拿性命要挟你?”

“没有。”徐丽娘道,“他说不怕妾怎么讲,因为只凭妾也看不出他什么。”

这倒不像一般逼供串供的路数。李寒奇道:“他就不怕你不按他的意思来讲?”

徐丽娘摇头道:“他只要妾按实说话。他也讲了,淮南侯已死,妾无需后怕什么。至于并州,那是妾的家乡,枉死的也有妾的亲人。妾若想为全家讨一个公道,最好一五一十告诉郎君。”

揣摩人心至此,好深的城府。

“那就请娘子做一出戏。”李寒道,“我会张罗出去缉拿此人。还请娘子藏我于闺阁中,引他与我相见。”

徐丽娘怯怯看他一眼,道:“那人也说了,料到郎君心有不甘,必会设计相见。他说不会再来,郎君与其追究一些莫须有的身份,还不如早些判明案情本身。这些事郎君信也好不信也罢,只要妾一五一十说了,郎君知道会怎么做。若郎君还不放心,他要妾告诉郎君,他同妾一样。”

“一样?”

“一样。”徐丽娘俯身叩首,“并州人。”

李寒从椅中坐定,心下开始较量。

把花行提示给他,现在又把淮南侯推出来。据说淮南侯也死于飞刀……

飞刀……

李寒捻动袖中飞刀刀身。

背后那个人、那只手在诱导他的判断方向。

是试图将他带离案情本身吗?还是真的帮他查找真相呢?

要赌一把吗?

他手心出了一层汗,一个不留神,被刀刃割破了手。

下一刻,李寒没有停留,将案上记录一卷,快步走出公堂。

***

李寒赶回宅中,杜筠已经明灯等候。

屋里只有他一个人。

看来吃了闭门羹。

见李寒走来,杜筠叹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