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梦境缠乱。
傅青颂第二天一大早就提前到会场,和其他会务人员一起做准备。
这次论坛规模很大,请到的发言学者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光听会人数经统计就有上千,这还只是各大院校的内部综合统计。如果要全部安排在线下,即便有这样的场地,报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们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又分主题安排了好几个分会场,对应不同的线上会议室。
除平大和H大会同步实时直播外,“平陆”以及其他的一些小品牌赞助商也会同时直播,提高自家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能帮忙分担一下线上播放的压力。
在他们忙碌的同时,会场内还有几个传统的服务型机器人穿插其中,能帮忙做一些杂活。
傅青颂来之前不知道他们会安排这个,觉得很意外:“这一幕倒是很契合我们今天的主题。”
一个平大的学生说:“是酒店的服务型机器人,听说也是其他公司刚刚升级的,最近才投放使用,他们说这算是消费赠送的业务。”
“能在这么大型的会议直播中露脸,他们倒是挺会捕捉商机。”
那些机器人身上印着“交灵智能”的logo,傅青颂对这家新崛起的公司有点印象,应该是过去在哪里看过投放。
“学姐,主会场和分会场的硬件全检查过了,没有问题。”一位会务走过来说。
傅青颂看看还有时间,就打算把所有的PPT最后轮播一遍,确保尽可能不出差错。
此刻她头也不抬地说:“好,麻烦你们再把各个会场的线上会议室检查一下,备用会议室也一起看一看,务必确认各项设置不要出错。”
对方并没有走开,而是继续用清亮的声音说道:“青颂学姐辛苦了,我叫许忆安,‘未解忆长安’的‘忆安’,现在是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也算是您的直系学妹。”
这个突如其来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傅青颂的注意。
她打量对方一眼:“谢谢,也麻烦你了。”
许忆安人如其声,长相也很清秀,性格十分外放开朗。
看得出来,她原本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傅青颂不接茬,反而公事公办地说道:“时间紧迫,先把工作做完吧,闲聊的话可以放到之后再说。”
“那学姐如果还有什么事要安排,可以直接找我。”许忆安只能把话咽回去,去一边做事了。
还有一会儿论坛就正式开始了,负责同傅青颂对接工作的方铭才姗姗来迟,撞见许忆安时同她打了个招呼,然后假模假样地来和傅青颂寒暄。
“哎,不好意思,早上送孩子上学耽误了。我叫了几个学生来帮忙的,怎么也没看见他们,真是。”方铭四处张望着,一脸的埋怨。
“也许在分会场那边吧。方老师辛苦了,您要是现在有时间,要不把剩下的PPT确认完?”其实会务早就确认过一遍,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她现在只是为了走个程序求放心而已。
“当然可以,来了不就是要帮忙的嘛。”方铭放下手里的保温杯,对她说,“许忆安很识眼色,办事是靠得住的,你有事可以找她。你以后肯定也要当老师吧,我跟你说,很多事你要学会交给学生去做,这和在公司里带领手下是一个道理……”
傅青颂笑笑,用平常的语气说道:“学生是来上学的,拿的补助可和公司里不一样啊。这次论坛也是盛事,有什么工作一起分担完就可以了。”
“你看你,学生思维,到底是还没毕业的人,等你毕业以后就知道了。”方铭一边心不在焉地滑动着鼠标,一边对她说,“像你这样外貌出众的女老师,多拜托别人帮忙,他们也不会说什么的。大家都是同行,我这可都是经验之谈。”
傅青颂正想反驳些什么,却很快被他抢过话头:“你们这个论坛,我了解了一下,说实话我完全是看院长的面子才帮你们准备的,毕竟你看,我也完全没有打算发表。现在都说搞什么AI写作、AI绘画,甚至还有AI学术,我看就是纯胡闹,太荒唐了,这种东西就应该直接反对。这样的问题讨论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的。”
“方老师,我很同意您说的关于AI创作的争议性这点,没有节制、无视规则地大肆采用AI创作,是对他人劳动的漠视、成果的侵害。正因如此,像这样严肃、大规模的讨论才必须尽快举行。科技发展势不可挡,如果一味固步自封,只会有更多人反受其害。”傅青颂拿了一份议程宣传页给他,“这次论坛不乏观点和您相似的学者,但他们同样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前来参与讨论的,这正是我们几个分论坛的主题。如果您有时间,欢迎过来交流学习。”
“您先忙,我再去其他地方确认下。”傅青颂并不想继续和他浪费时间,只是例常继续确认准备工作。
在论坛等待召开的这段时间,像这样泼冷水的人一抓一大把,傅青颂早在网上看了很多。另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激进的、保守的、中庸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可她认为这正显示出召开这样一场论坛的必要性。如果关于一样事物的观点早已统一,毫无争议,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这会儿,参会学者都陆陆续续到场了,果然有很多人都需要临时打印文件,傅青颂见纸张不多了,又往打印机里放了一沓纸,然后喊来一个学生在旁留意着。
她正想再去别处转转,就被关平喊到门口去了。说是迎宾,其实是趁机把她推荐给各位学者认识,连带她即将找工作的打算和博士研究方向,通通都自报家门地介绍一遍。
今天到场的这些学者,有几位都是傅青颂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说上几次话的,这匆匆一面也许并不会给他们留下印象,但是这个刷脸熟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平陆”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之一,陆尹珩自然也在受邀名单上。只是早先他就说好,不想在学术会议上抢太多风头,况且事多繁忙,不会在学校停留太久。
陆尹珩在开幕式的时候简短而低调地说了几句话,等十点多的合影结束,就打算直接回公司,说是上午还有个很重要的会议。
合影后的间隙里,郑芸悄悄咋舌道:“今天大牛真的好多啊。师姐,你马上就要找工作了,赶紧趁机套磁,说不定能有不错的机会。”
“已经跟着关老师套过一轮了。那边几位教授跟你的研究方向一致,你要有什么问题就主动一点。”傅青颂有些心累,在场的熟人也很多,对上视线就少不得要挨个打招呼。
她既是平大的毕业生又是H大的学生,东道主办会总不好冷落了这些人。合照前后的时间里,傅青颂要同前来参会的学者交流,完全顾不上注意陆尹珩在哪里。
说来好笑,这次受邀的学者云集,却是派系分明,“码头”众多,有好几拨人明显是有自己的小圈子的。而还有一些人即便是合照的时候都不愿意站在一起,一旦迎面撞上更是互相横眉冷对。也有几个“笑面虎”愿意做一下表面功夫,言语间却是夹枪带棒,根本不给对方留情面。
考虑到这种情况,傅青颂在和其他会务老师排住宿安排时,特地提前商量过好几轮。毕竟是跨学科论坛,许多学者他们都并不熟悉,为此他们还将名单拿去请教过几位年长的老师,就是为了避免将圈子里的“死对头”不慎划分到相邻的酒店房间或会议席位中。
不过,需要周旋的并不只有傅青颂自己,她用余光看到,陆尹珩走得也不是很顺利。合照是在管院正门口拍的,此刻就在大门边上,好几个研究生将他团团围住,一面吹彩虹屁一面连声喊着“学长”,纷纷要同他交换联系方式,甚至还有问他要签名的。
傅青颂听得想笑,又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当年天真直率的影子。
她暗暗观察陆尹珩的神情,发觉他表面上倒是一副端庄自持的样子,没有因那些吹捧和夸赞就原地飘飘然。不过她将这归结于陆尹珩已经够飘、够狂了,就今天这点小助力,可能很难为他自信心添砖加瓦。
“陆总,再不走真来不及了,几位董事都在路上了。”姜远在旁催促道。看来他下个会议的时间很赶。
临走前,陆尹珩回身扫视半周,将目光投到傅青颂这里。
傅青颂正同方铭交接会务工作,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往台阶上走去,其实主要是方铭在说:“我这周末有个ddl要赶,今天下午实在来不了。主要是取咖啡的事得麻烦你盯一下,其他事情我都安排好了。我的学生这两天都在,有事找她就行,你不是也有我的联系方式嘛,我们随时沟通。”
说是“随时”,反正人不在现场,到时联不联系得到又是另一说了。
傅青颂觉得有些不妥,但她还来不及进一步拉扯,方铭就边说边回头寻人:“薛楠,你过来和傅老师认识下。”
那个女生正好从陆尹珩那边挤出来,向他们跑来的同时将陆尹珩的视线也牵引过来。傅青颂注意到他的目光,短暂同他交换视线。
陆尹珩眼里漫上淡淡笑意,微垂了下眼帘,似同她打了个招呼,而后转身离开,留给她一个匆忙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