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天行九歌/秦时明月]悲回风 > 第38章 第三十八话:略施惩戒

第38章 第三十八话:略施惩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烛幽随昌平君一同回秦的时候,大梁已经被大水淹了一段时间了,那会儿正是三伏天。烛幽最是怕热,然而一路上马车里闷着热,马车下晒着热,虽然她修习的白露欺霜可以很好地缓解这样的情况,但为了防止昌平君反戈一击直接将她解决在路上,她不敢入定,因而走得生不如死。更要命的是抵秦当天他们就被叫进了宫,烛幽面如土色地跟着坐在东偏殿的后面。

为了减缓放在殿里解暑的冰的融化,殿里没有开窗通风,靠近前方的众人勉强还能感受到玉座之上漏下来的丝丝凉意,烛幽这个位置就不行了,并且因为离大门较近而只能感受到一股股燥热,连风也没有一丝。还没坐一会儿她就知道自己的背心已经湿透了,而且有点中暑的迹象。

烛幽心想要是她在这儿晕倒了会如何——但是不行,她至少得听完昌平君的汇报。轻喘了几口气,她努力地打起精神,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滚,已然打湿了她的面纱。值得庆幸的是嬴政很讨厌听废话,昌平君的描述就很简洁,但架不住事情多,他需得汇报得尽量全面,完整的过程、中途的调遣、后续的安排、士兵的抚恤、留守的方略等等,都要一一呈上,是以还是讲了不少时间。烛幽耐着性子听完,等他们开始讨论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开始入定。

“……后续的方略还是看大梁那边的情形。驻军几何,几路大军如何调遣,牵扯过多了,就暂时维持现状吧。”嬴政听完昌平君的汇报,又拿起了另一份军报,是前日从大梁送来的。目前水淹已一月,城中民心不稳,积水甚重,固若金汤的大梁城墙开始剥落夯土,城外一片泥泞,城内应当也不遑多让,“诸卿预计大梁之困还会持续多久?”

当他问完,抬头就看到原本端坐在下首的众人时不时地就往后看一眼。虽然他能理解天气炎热确实不易静心,但这也算是个小朝会了,怎么会如此不庄重?他皱着眉往众人焦点处一瞧,发现那里竟坐着烛幽,她正仗着自己坐得远,闭目睡过去了。这么光明正大地睡也就罢了,身上竟冒出丝丝的寒气,也不知道到底这样多久了,难怪连他都觉得殿内不那么燥热,身上爽快了不少。可……她怎么敢?!真以为他看不到吗?当初她在刚入咸阳的那场大宴上就如此,现在还敢,简直胆大包天!他当即沉下脸,但心头又不免觉得有些好笑,想叫醒她时,守在一旁的盖聂却悄声劝阻:“王上,烛幽姑娘正在入定,此时打断恐怕不妥。”

赵高也悄声说:“殿内原本闷热,山鬼大人如此一来大家也都好受些,不如暂且饶过,等议事结束后再做处置。”

“……”嬴政最后叹了口气,终归是没有理会,带着众人接着议事了。

然后直到议事结束,众人散去,他都已经用过哺食重新回来批阅剩下的公文了,烛幽都还在原地一动不动。嬴政一目十行地看着各方呈上来的奏报,每看几份就看她一眼,她安安静静地闭着眼睛,宛如由冰雪雕琢,身侧是朦朦胧胧的白色雾气,不断地向周围的空气里扩散,东偏殿因此格外地凉爽。以往他在此办公时往往没坐多久背上就汗湿了,身上黏腻不适总会令他觉得烦躁,处置事务的效率就低一些,烛幽在此处却极大地减轻了这个情况。因为身心都比较愉悦,而且据昌平君的回报,她在新郑的表现尚可,嬴政此番倒是有十足的耐心等着她自行醒来。

快到戌时时,积在案上的公文都已经处理完毕,赵高将最后这一批竹简送去了长史处,回来便看到嬴政正坐在玉座上,难得什么都没做,就倚在椅背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同样一动不动的烛幽。他小心地走过去,毕恭毕敬地问:“王上今日要阅览什么典籍?昨日未看完的《商君书》可要取来?晚汤也已经准备好了,是在此处用还是回寝宫?”

嬴政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摇了摇头:“都不必了。”说罢从座位上站起来,慢慢地走下了玉阶,来到了烛幽的面前。半年多未见,她好像瘦了点,不知是不是这一路辛苦。他蹲下来与她齐平,伸手摘掉了她的面纱。这张酷似丽姬的容颜偶尔还是会令他心头一跳,他想伸手去触碰她的眉眼,却最终还是垂下了手,放在膝上,就这样沉默地打量着她。她的五官长得恰到好处,脸也是他喜爱的柔媚而圆润的脸型,放在一起浑然天成,若是形容,便应当是女娲抟土时捏得最为细致的那一批,连头发都如此合他的心意,黑亮柔顺,长及腰际——就如丽姬一般。若非她那一双毫无感情的眼睛和通身疏离的气质,他恐怕真的会以为丽姬还魂了。其实想来他更早见到的是她,不过那时她还是个青涩的少女,混着她孤僻离群的气质,有点别扭的可爱,反倒并不出尘。而且她总是戴着面具,他也就见过她两面,时间一久,即便是那样精致的容颜也都在时间中模糊了。现在一看,惊艳之下总会混着点微妙的情绪。

烛幽睁开眼时,盈满她视线的就是嬴政黑曜石般的眸子,深邃又沉重,简直要令她坠进去,和尚公子那双儒雅又迷茫的眼睛截然不同。嬴政稍稍有点惊讶,她清晰地看到他的眼神微微动了动,然而他现在很会收敛自己的情绪,那丝惊讶一闪而过,若不是她一直注视着,恐怕就将错过。同时,嬴政也凝望着她的眼神,那才是真正的波澜不惊,反而令他惊讶于她竟没有被吓一跳,她醒过来之前在想些什么呢?

烛幽轻轻地眨了一下眼,鸦羽般的睫毛投下浅浅的阴影,令她烟晶般的眸色深了些许:“君上。”

嬴政满意于她眼中此刻只有他。这就是她和旁人的不同,她的专注会令人神迷。任谁在这样的境况下不会先看看周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而她丝毫没有被周围分去目光,她的眼里从始至终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就这样被微妙地满足了。不过他并未表露,表情和语气都是严肃的:“你可知罪?”

她又缓缓地眨了眨眼,就像刚从睡梦中醒来似的。嬴政感觉她下一秒就要开口问“何罪之有”了,不过她毕竟是她,一边点头一边道:“知罪。”

好一个毫无悔过之心的“知罪”,嬴政被她这个无辜的模样气得有点想笑,如此无赖的作风,像极了某个人:“那你说说,何罪之有?”

“不敬君上。”

嬴政看她仍岿然不动,没有丝毫打算敬一敬的意思,但他也不动怒,只道:“此罪当罚。既然小朝会都能睡着,那从明日起,你每日都来听政。”

烛幽提醒自己不要多说,一句“我没有睡着”直接碾碎在舌尖,揉成了“臣领罚”,心下却在思索自己如果现在晕过去能不能躲过一劫。

嬴政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接着就道:“就算是病了,躺也要躺在这儿。”

这……烛幽还是面无表情地望着他的脸:“君上不怕臣对您不利吗?”他已经打消了对她的怀疑了吗?

嬴政露出了与她重逢后的第一个笑容,然后烛幽就见到了从旁边走过来的盖聂:“好久不见,烛幽姑娘。王上面前,不可直视,是为有礼。”

原来是有所依仗。烛幽被关在炎狱的这几年,盖聂的名声大噪,她来到咸阳之时他就已经有了“剑圣”之名,她在咸阳时他去接公输家族的人,等人接来了,她又因为神思一事匆匆离开,所以没能同他碰面。这么些年过去,盖聂也成熟了很多,比起卫庄忽然变壮,更加内敛阴鸷,他却是愈发光风霁月。

盖聂来了之后嬴政很愉快地就带着赵高离开了,留他们俩一跪一站。盖聂彬彬有礼地低头道:“我带你去歇息吧,现在太晚,没有王上手令出不去了。”

“嗯……”烛幽对于歇在哪里倒是不挑,宫里更好,毕竟她得防着昌平君。

盖聂见她半天不动,疑惑道:“烛幽姑娘?”

烛幽仍是很淡定,说出的话却略微有点吞吐:“我腿跪麻了,等我先缓一缓好吗?”

盖聂先是愣了愣,虽然没有笑,但随后脸上的线条都柔和了下来:“那在下暂且在门口等候姑娘,可以行动了之后出来便可。”

“多谢。”烛幽朝他点点头,看他出去了之后,一屁股就从腿上挪到了地上,掰直了两条僵硬的腿。

不多时她便休整好,走出了东偏殿。入夜之后外面虽然多了一丝风,但仍是燥热,她跟随盖聂走在去寝殿的路上,两人都不是多话的类型,一路都沉默着,直到走到一间宫室前停下,盖聂才回头对她讲出了一路上的第一句话:“烛幽姑娘暂且就歇在此处吧。”

烛幽颔首表示明白了,便推门进去。这间殿宇不大,但精巧,虽是闲置,却能看出时常有人打扫的痕迹,很干净。盖聂又唤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侍从,向他们吩咐道:“在此伺候山鬼大人,不得轻慢。”二人都很恭谨地应了,麻利地就进去开始收拾。

“多谢。”

盖聂却摇摇头:“不必谢在下,这些都是王上的安排。”

这话着实令烛幽愣了愣。

随即又有一名侍从前来,在桌上为她布好了饭菜,恭恭敬敬地站到一旁。

“……这也是他的安排?”

盖聂表示肯定:“王上勤政,往往会处理事务到很晚,尚食局里时刻都备着饭菜,这些都是王上吩咐拨过来的。”

烛幽望着桌上简单的一碗热汤和一块馍馍,一时无法缓过神来,还是盖聂提醒她趁热吃她才走到桌边。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上浮着晶莹的绿蔬和浅朱砂色的羊肉片片,她将白馍馍掰成一块块丢进汤里,不由得想起他们分别的那一晚她问起咸阳有什么好吃的,他说羊肉泡馍最是为老秦人所钟爱,下次她来的时候一定请她吃一碗。去年她在咸阳时已经和星魂吃遍了这里的食物,自然也包括羊肉泡馍,她早已不再惦记他说要请的这一碗,却是没有想到他竟然也还记得。

嬴政可真是个难以捉摸的人啊……烛幽不由得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