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大清反骨仔[红楼]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十章

乌林珠第一个念头就是四爷家里混进了太子的眼线。刚带出一点兴灾乐祸时,又猛的想到这人也许是四爷下给她的鱼饵,上扬的嘴角又瞬间拉直了。

再然后不等那小丫头将话说完,乌林珠就反应迅速,当机立断的挥了一巴掌过去。

‘啪~’

“你!”

那小丫头不敢置信的瞪视乌林珠,仿佛接受不了乌林珠会打她。尤其是她抬出太子后,还被打了这一事实。

见小丫头一脸的不服气,乌林珠先看了一眼被她住捂的半边脸,当即又挥了一巴掌过去。

‘啪~’

好家伙,原本只是单手捂脸的小丫头,又被呼了一巴掌后,另半张脸也被捂住了。

“上次在宫里就有人用这种话骗我。不光骗了我五百两银子,竟还将我弄出宫了。哼,就算想要学那起子人行骗,也该换个说词。一字不错的照搬拿来,你特么真当我是傻子呐?”

小丫头:啥?

听到这话的小丫头也顾不上腹诽乌林珠手劲大了,而是一脸竟有此事的震惊模样看向刚刚打了自己两巴掌的人。

若果真如她所说,那也就怪不得自己会挨打了。

深吸一口气,小丫头才又继续说道:“奴婢真是太子的人。太子体恤老臣后人,担心大姑娘在雍王府里的独木难支,特意派了奴婢过来相助。”

“呵,编,你接着编。”

乌林珠既认为这小丫头真有可能是太子的人,又无法确定是不是四爷下的鱼铒。不过她却不准备探究内里。于是面上做出一副完全不相信她这套说词的样子,先是对那丫头冷笑,随即便唤了二丫过来。

因着要入夜捏蜡烛花,二格格特意让人在花园这边点了些灯笼。不过灯笼的光到底有限,所以整个花园仍旧是黑的地方比有光的地方多。

花园不小,来的丫头却只有二格格院里侍候的以及隔壁李侧福晋院里不当值的丫头和乌林珠二人。

晚饭后二格格就将所有人都叫到她院里,之后关上厢房的门,与乌林珠一块来了个小班教学。

之后又让大家伙都练习了两刻钟,见时辰差不多了还每人发了几个银锞子做加班费,这才带队出发。

到了花园,二格格便按早前的安排将所有人都分散开来。

每人几株树,什么时候捏完什么时候停手。

一时捏起来,除了二格格身边的一个贴身大丫头帮二格格端着蜡烛水等物,其他人都是自己拎个小竹篮子,将装蜡烛水和凉水的小罐子都放在里面。然后一边拎着篮子一边捏蜡烛花。

这个挎篮的提议是乌林珠出的,就连给蜡烛水保温将装蜡烛水的罐子放在小手炉上的提议,也是乌林珠最先提出来的。

不过二格格还是安排了几个婆子肩挑两个炭盆,随时融化那些成箱的蜡烛和及时给丫头们的手炉换炭。

说远了,只说进了园中,乌林珠便与二丫分开捏蜡烛花,然后那来历不明的小丫头就不动声色的蹭到了她跟前,又跟她说了那些话。

乌林珠不是什么好人,更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彰显她品性的机会。于是尚不清楚发生何事的二丫便一脸懵的顺着声音走了过来。

“姑娘唤我做什么?”

按王府规矩,大丫头身边的小丫头都会唤姐姐。最开始的时候二丫也是这么唤的,但有两次去管事那里领月钱,到渐渐改了口。

除了二丫,府中不少人都以‘贾姑娘’唤乌林珠。时间长了,见福晋和四爷都没纠正的意思,这个称呼便彻底叫开了。

“这丫头刚刚跟我说,她是太子的人。我寻思着太子那般睿智高洁之人断然不会往兄弟家里安插眼钱,便知她在骗我。

前儿我在宫里就被人骗了五百两银子,巧的是这丫头说的话跟当日骗我之人说得一模一样,纵使不是同伙,也应该知道些什么。你带她去寻管事的,问问管事,这种事是咱们自己大刑侍候严加审讯,还是送去官府?”

二丫:还大刑侍候?

那替太子传话的小丫头:还送官府?

你就不能做个人吗?

~

二丫怔了一下就要动手押人,那小丫头震惊过后转身就跑。而乌林珠则是双眸紧盯二丫,发现二丫身手‘过于矫健’后,也只是扬了扬眉,无视这二人继续捏蜡烛花。

若她没猜错,这二丫应该是四爷的人,保不齐还是那个传说中的粘杆处出身。

思及此,乌林珠对二丫又有了新安排。毕竟:

好钢就应该用在刀刃上~

心里转着各种歪歪主意,乌林珠是越捏越精神,就连速度都快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

亥时三刻左右开始捏蜡烛花,五百根蜡烛捏完时,乌林珠还以为可以回房睡觉了。不想二格格为了她老子的这个生辰,竟然又悄悄买了两千五百根蜡烛……

丑时二刻,工程接近尾声。丑时三刻,二格格只留下她院里的人和乌林珠检查她们这一夜的劳动成果。

五颜六色的蜡烛花和用勺背弄出来的各种花叶,树叶,在朦胧夜色下,被灯笼那么一照竟跟真的没两样。

乌林珠借光线之便拿出手机将整座用蜡烛装饰的花园悄悄记录下来。一同被记录下来的还有穿着大红斗篷的二格格……

同一时间,四爷也因着多年养成的生物钟从睡梦中渐渐清醒。

一边唤人进来侍候,一边掀被坐起,苏培盛听到声音连忙推门进来。一边与其他人侍候四爷洗漱,一边将夜里发生在花园里的事说与四爷知道。

二格格的动静不小,即便时辰太晚,也有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事。好几个月前被吊起来的好奇心这一刻也终于得到了满足。

原来买那么多的蜡烛就是为了捏蜡烛花呀。

想到这些蜡烛弄成花后还能再复原回去,不少困意正浓的人都是翻翻身,撇撇嘴,再嘀咕一句‘跟她老子一个德行’,便都接着继续睡了。

相较于后院里的那些女人,二格格的老子却满意的扬起了嘴角。

虽然要上早朝,但四爷却依旧抽出两刻钟的时间匆匆去了趟花园。

可惜四爷赶过去的时候,二格格正带着人从另一道门离开花园。

到是同样披了件大红斗篷的乌林珠提着一盏精致宫灯悠哉悠哉的边走边逛。今天小课堂放假,乌林珠走了困便决定慢悠悠走回房间,等发现四爷带着人赶来花园时,乌林珠还笑眯眯的给四爷拜寿。

只是她这人拜寿不光没寿礼,还一脸洋洋得意的从四爷要赏赐。

瞧,这就是你闺女花大价钱给你打下的江山。

你闺女都给了那么大一笔‘赏赐’,你这个正主难道不应该翻倍的给?

呵,那你怕是想多了。

四爷还真就没那个意识,对着给他拜寿的乌林珠微微抬了抬手,端的是天皇贵胄威仪天成。

乌林珠:…好的,随机撤回一个祝福!

╮(╯▽╰)╭

十月初,四福晋就诊出了身孕。当时四爷便赏了阖家上下一个月的月钱。

这会儿十月末了,又赶上四爷生辰,四福晋便做主再赏阖府上下三个月的月钱。

乌林珠的那份赏钱是二丫去领的,领回来以后又按着乌林珠最近的喜好,去府外的金银铺子购买金瓜子。

上个月府里发了九九消寒图,乌林珠灵机一动便订制了一盘等比例的金向日葵头,得来的月钱和赏钱便都换成金瓜子,一颗一颗插在葵花头里。

你还别说,这奢靡中竟还带着几分精巧雅致和富贵气。

即便抠门如四爷,都不能说乌林珠败家。

毕竟金子还是金子,除了浪费一些手工费,竟也没什么损失。

对了,被二丫扭送到管家那里的小丫头直接被粘杆处的人接手了,在四爷起身前就已经审得差不多了。但今日是四爷的生辰,又有二格格专美于前,苏培盛便先将此事压下,等四爷逛完花园,又吃了早膳,这才将那丫头的事说与四爷知晓。

四爷身上的气息又冷了几个度,眸中冷意刺骨,不过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却是让苏培盛拿五千两银票与乌林珠。

看到这五千两银票的时候,乌林珠便知道四爷已经明白她想要趁火打劫的心思了。

呵,那五百两的说词,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

四爷想要千金买骨,却不知道乌林珠并不是那么好收买的。

这会儿一脸感动的接下银票。转过天来,先将其中的三千两留做私房,再从剩下的两千两银票里拿出二百两让人买了陈米粗布送到养生堂。转念间想到送人以鱼不如送人以渔,不由又让焦大买了些猪崽,兔崽,鸡鸭等一并送过去。

除慷他人之慨的做了一回善事外,剩下的银子倒是都花在了她自己身上。买金银首饰各种头面和时兴料子花了五百多两;买人参燕窝鱼翅等药材和滋补食材又花了六百多两。

这还罢了,让四爷都觉得无语的是乌林珠竟然用剩下的银子订购了一整套黄金花签。完事又觉得旁的签筒都配不上这批做工精致的花签,便又拿出一笔银票打了一支带盖的黄金签筒……

就主打一个吃好喝好玩好!

所有人都以为乌林珠喜欢黄金才会如此折腾,也就只有乌林珠知道即便将银票和银子都带到后世,它们价值也远不及黄金。

要是真能回去,这些黄金就是她的养老保险!

……

远在江南的弘昀还活着,并且还有了回京给他老子庆生的念头,但考虑到他的身子骨和南北温差,四爷直接心领孝心的婉拒了。倒是他姐妹送的寿礼极得四爷欢心,于是花园里的蜡烛花则因为粘得牢固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四爷的生辰没有办什么席,只阖府的主子们坐了两三桌,简简单单的用了一顿家宴就过完了。

就在四爷过了一个不咸不淡的生辰时,太子却因为眼线失了踪迹又多了几分阴郁和烦燥。

老大被圈了,老三是根墙头草,老五资质在那里摆着呢,老七有脚疾,老八又被老爷子拍了下来。老爷子未必还能再活个十年八年,所以老八往下的皇子都不足为虑。如此一看,竟只有老四能够威胁到他了……

此时,已经被长寿的老子和如狼似虎的兄弟逼疯的太子竟然头脑发热的准备通过荣国府,将他对乌林珠的安排传达下去。

于是乌林珠正跟着二格格上私教课时,就有丫头跑到绵希台说什么荣国府的老太君病了,要接了乌林珠家去。

二格格闻言二话不说的就给乌林珠放了假,乌林珠怕自己回来跟不上进度,还建议二格格也休个寒假,等她回来了再一块上课。

众人闻言不由抽了下嘴角,又示意她快走。

等下了绵希台,乌林珠才带着二丫迅速回住处。

她倒不是要换什么出府的衣裳,而是去取她早前写好的讣帖。

早在动手收拾那小丫头的时候,乌林珠便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而以生病为由接她回府,也是最管用的办法。想到这些人做了初一,她再不做十五就有些不懂礼数了,于是日常练字的时候便写了三摞讣帖。

贾母的,王夫人的还有贾政的。

这会儿既然是贾母病重,那就将贾母那份讣帖着人发给亲朋故旧便是了。

若贾母当真病重,那此举也是她做孙女的体贴和孝顺。反之…那就见人见智了。

人还没死,讣告就发出去了。贾母怕是古往今来第一个这么有时间观念的老太太了。

虽然这并非她的本意,甚至是她本人也毫不知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