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两府登春 > 第46章 消散

第46章 消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天微微亮,李净一大早去了御史台报到,她本以为自己算是提前到,不曾想御史台内已有一大半人,散散落落,每个人却有条不紊地忙着各自的事。

她今日换了新官袍,一身深青,不算打眼,李净站在门口,此时愣是一个人也没有注意到她。

不过也不奇怪,御史台新来了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院里此番官阶的御史居多,官阶又低,她身在其间甚不打眼,不搭理她也是常态。

圣上虽说不论过往功绩过失,可单从其余二人皆身居从六便可看出,还是有影响的。

李净看着他们忙碌着,于是上前走近几步,咧开嘴,一脸笑得和善,对那几个侍御史友好问道:“大人,我需要干些什么?”

最里头的几个人头抬都没抬,投入地忙着自己的事,离她算近的几个,闻声转过头来淡淡扫了她一眼,而后又将她晾在了一边。

李净弯起的嘴角僵住,尴尬地收回笑容,纵使她做过在幽州几年小官,初来乍到,对此处尚不熟悉,一时略显局促。

她站在原地,目光在那些侍御史身上来来回回扫去,他们忙起来甚是专注,旁若无人,李净此时尴尬全无,独自一人像根柱子般杵在那儿,打量起这里面的每个人来。

最外头几人身着深绿官袍,当是殿院侍御史,最里头三五个着绯袍的,满脸严肃,应是台院侍御史,朝中戏谑,说御史台的人皆爱臭脸,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所属察院,而此时的察院,似乎还没有来人。

李净身子探前,朝里头那几个台院侍御史的方向好奇张看着,他们散在四周奋笔疾书写着折子,而后方最中央,青竹屏风之后,端正放着一张宽敞的书案,案上的折子,笔墨砚台,摆放得齐整归一,表面一尘不染。

那里应该就是御史中丞办公之处,透露着几分郑重庄严。

“什么时辰了!还站在此处东张西望!”

背后忽然响起一声严苛的斥责,如雷霆般威慑,打得李净猝不及防,与此同时,御史院内其余人纷纷站起身,满脸恭敬地看着李净后方的人。

她见状张皇回过身,直面一张不怒自威的苍老面容。

李净赶忙行礼,埋首道:“中丞大人。”

何言昭横眉看着躬身的李净,面露厉色,呵斥道:“那么多人忙着,只有你在此游手好闲,本官告诉你,管你老师姓张还是姓王,办了书院或是开了酒楼,来了这儿,就得行好为官的本分,御史台不是你白吃混俸禄之地!”

李净将头埋得极地,此言一出,倒像是明扇过来一记耳光,告诉她,你倚仗张世清进了御史台,而在这里,那层上不得台面的关系便再无用处。

其他人已不在注目,而是又各自处理着手中大小事物,可尽管如此,李净依然觉得难堪,她暗自咬紧下唇,猛然袭来的痛感令她生出一股不甘。

李净收敛好眼底的情绪,仍恭恭敬敬问道:“望大人指点一二,下官应当做什么?”

何言昭淡淡看了她一眼,对左侧一个监察御史招手,语气松和下来,说道:“你们院的新人,你且领她下去,教教她。”

那人连连点头:“是。”说着,领着李净便走。

那御史不似何言昭严肃,倒是眉慈目善,两眼弯弯笑成一线,见李净不说话,开□□跃了下气氛:“你不必介怀,何大人向来这个性子,绝不是针对你,院里同僚哪个没遭他破口骂过?”

李净笑了笑,点点头。

两人走到了另一间屋子,那御史引她进去,将她带到察院办公处,里面坐着十几人批写着折子,其旁角落里空着一张案几,他对李净说道:“你且坐这,案上的弹劾折子,刑狱案件,你复审一二。”

他说罢指了指位置,又道:“我叫钟复,坐那儿,有什么问题来找我便是,或者也可问问院内的里行,一些事他们熟悉。”

李净道了声谢,坐下翻着那些折子,一大推摞得高耸,愣是将她半个身子都遮住了。

她伸手拿了一叠,翻看细细察看着,看到中途才发现,那差不多七成的折子,皆是弹劾中书令柳砚,其一品行不端,作风混乱,其二僭越渎职,尸位素餐,白纸黑字连连一大串,生生看得她花了眼。

李净翻着翻着,眉眼间尽是疑惑,指尖上早已染上了墨,也没翻出个新名字来,她不禁喃喃道:“怎么都是柳砚……”

挨着她近的几个同僚听到此言,纷纷注意到她这边,好笑道:“新来的不懂,没曾与这位中书令大人共事过,听说过他的‘辉煌事迹’,朝中早已对他怨声载道,自然这弹劾折子也就数不胜数了。”

李净抬眼,刚想追问下去,却被说话的旁边那人打断。

“何必跟她说那么多,害死过朝廷命官之子的人也能来御史台里当差,我也是见怪了。”

李净目光微冷下来,收回了继续问下去的冲动。

“你哪儿听来的风言风语?”

那人努努嘴:“不止御史台,群臣中都传开了,你不知道吗?”

先说话的人摇摇头,他转过头来看着李净,似乎在劝慰她:“你不必在意,他这人向来口无遮拦,风言风语得,传几日便散了。”

方才嘲讽李净的周仕阳见状,亦改变了态度,他又叹了口气,收住了口中的挖苦,道:“你叫李净是吧,我今日大发善心,指点你一二,你今日惹得何大人破口大骂,实为已被他盯上。”

他一脸同情惋惜,“唉”了一声,道:“你的好日子到头了,何大人从不当堂骂人,你是御史台的第二个。”

嗯?

那方才钟复之言……

李净眉头紧皱成一团,不是说何言昭爱骂人么?她该信谁的?

她暗吸了口气,问道:“那第一个是谁?”

周仕阳顿住,眼珠瞪得硕大,神秘兮兮低声道:“已经死了。”

李净暗惊,不由同他一样瞪大了双眼。

周仕阳见她面露惧色,摆了摆手:“害,怕什么,他乃罪臣,死了天经地义。”

李净松了口气:“所以是谁?”

周仕阳小心翼翼左右张望着,确认安全后,凑到她耳边说道:“柳大人的父亲,柳信。”

“别说是我说的。”

李净微怔,若有所思点点头。周仕阳见她案子上一大推折子案卷,又好心道:“别发呆了,快看吧,看完了写几书折子交上去,免得何大人怪罪下来。”

“我初来乍到,对六部乃至百官尚不了解,如何写弹劾折子?”李净问道。

周仕阳“啧”了一声,指着那一大摞,随口道:“那么多弹劾柳大人的折子,你随便翻几篇借鉴一二,不就小事一桩?”

见李净一脸惊诧,他又解释道:“你如今官微言轻,不好贸然得罪人,而柳大人不同,你随心畅言,骂他几句,他又不在乎,自是不会寻你麻烦。”

李净悻悻回到案前,默默拿起折子又复核起来。

一本复一本,数本何其多……李净看得头昏脑胀,不同的字迹,千篇一律的内容,用心得还会润色一二,大多数怕是只字不差誊抄了一遍。

“不好了,前院何中丞与柳大人闹起来了!”

忽然,李净一个激灵惊醒过来,看着屋里的人零零碎散散,纷纷跑到前院去,她亦站起身来跟着去了前院。

“怎么回事?”有人在路上问道。

“昨个儿何大人给圣上递了封折子上去,被柳大人截了,亲自给送了回来,圣上连个影都没看到……”

“可是何大人支持新政的折子?”

“可不是,朝中谁人不知中书令反对新政……”

李净随人来到前院,地上零落撒着瓷瓶碎片,书卷凌乱一地,何言昭脸色难看极了,广袖中的拳头气得颤抖,与对面的柳砚无言对峙着。

“柳大人再怎么只手遮天,也不能公然到我们御史台来闹吧!”御史台有胆子大的人喝道。

说话那人正站在李净斜前方,柳砚今日未着官服,而是一身竹月长袍便衣,驻立在其中,目光不轻不重落在那人身上,仍然保持着良好教养。

他道:“言重了,本官只是来送还个折子。”

而后他说完移开了视线,眸光穿透过那人,不偏不倚直直落在了李净身上。

李净一如既往地像上次一样,当着一个不予置评的旁观者。

他垂眸,眉宇间微冷起来,没什么语气说道:“何大人,折子就不必煞费苦心上递了,柳某告辞。”说完,柳砚便转身离开。

何言昭脸色铁青,睨了周围看热闹的人,刹那,御史台的其他人连忙散开,在其职位上各就其位。

李净跟着察院的其余同僚往回走着,她微微侧身,偏头用余光小心翼翼瞟了一眼何言昭,见后者正背对着他们,她趁其溜出了人群,朝院外方向而去。

她从院前那棵槐树下穿过,那抹身影蓦然映入了眼,李净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柳砚!”她压着声音喊出了口,见身影微顿,而后又径直接着往前走着,没有回头。

李净蹙眉,又道:“柳大人!”

然而被唤之人依旧不理,她有些恼火,挪步走着,左右次四处张望见周围确无他人,这才放大了声量。

这次,他终于停住了脚。

“柳易正!”有人唤他,一道熟悉的声音冲入耳中。他抬眸望去,那人穿着绿色官袍,衬得她肤白清瘦,身影若竹。

他冷笑道:“唤我名讳,胆子大得出奇?”

那日与她重逢之时,隔着远远之地相视一眼后,此后再碰见不过尔尔,便再无交集。

而此时她正大跨步向他走来。身前之人的面容越来越清晰,柳砚藏在衣袖中的手不禁慢慢握紧。

她没什么表情,垂着眼帘。面上波澜不惊,柳砚却隐隐感觉到女子那双长睫之下的眼眸好似蓄满波涛汹涌,随时翻涌袭岸,浸湿岸上的沙砾。

朝中众口悠悠对他早有定论,她不可能没有听到。

他听到李净低声戏谑道:“官大的不一般,狐假虎威起来了?”

女子面容清晰起来,离他只有半臂之距。柳砚垂眸,冷声道:“有何事?”

李净似乎被他疏离眼淡漠的神情刺到,显然一愣,而下一瞬耳边响起女子不满的声音:“你什么态度?”

他知道她在试探,敛了敛几分冷意,抬眸,不由自主地端详着李净的面庞。

质问,愤怒,嫌恶,失望,和他们一样对他嗤之以鼻,避三尺而远之。没有,都没有,女子密密长睫之下一汪凉泉,只存清澈明朗。

“给你。”李净往他手中塞了个瓷瓶,外瓶贴了张黄纸条,是瓶金疮膏。

柳砚眸光不易察觉一动,随即轻声问道:“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李净一脸不解,“你手受伤了,自己没感觉吗?”她指了指柳砚藏在广袖中的手,他藏得极深,也不知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且问你,那日你为何不同我打招呼?”李净此时开始追究起来,“我瞧见你后,便一直在使眼神,我眼睛都快抽筋了,你还一脸清高不可一世的模样,正眼都不看我一眼……”

“怎么,柳大人升了官,就瞧不上我等了?”

她说的是,花朝节那日。

柳砚心头一热,一直压在心中的巨石此时破裂而碎,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汩汩不绝的溪流缓缓划入心口,又轻又痒。

“我以为……”柳砚自嘲道。

“以为什么?我当真那么蠢?看不出你是在帮那个妇人?”李净有些不可思议,“柳易正,你这样想我?”

“也不是……”柳砚有些无措起来。

“那你且听好,且不说他人,我李净既视你为朋友,便是一心一意信你为人,我不妨夸大其词,算作知君晓君,怎会因捕风捉影之事,抑或是道听途说而有过一丝动摇?”她看着柳砚的眼睛说道。

女子透亮的杏眸望着他,她眉梢平缓,没什么神情,不似从前春风得意,也不似往日那般笑靥如花,而是转瞬即逝却又无处不在的一举一动,这种最寻常普通的表情,却比平常任何时候都要动人。

真挚动人。

第一次,柳砚听到了自己强劲有力的心跳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