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从网剧开始的糊咖飞升记 > 第150章 具象

第150章 具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了庆祝大明星出演经典作品改编的武侠电影,姜逾特意在进组前飞到王木娇所在的城市,与她一同聚餐。

“谢谢你啊,王老师。”

对面的王木娇还是那副样子,旁边坐着一个肉脸蛋的小孩——这是她的第三个女儿。

小孩的大名还得等她的姥姥回国再定,大家调笑地喊着她的小名,“小马虎”。

“小马虎”今年三岁,有着七八岁小孩的体格与饭量,圆润的肉脸蛋上的大眼睛很好看,像一只邪恶敦实的橘猫,精力旺盛,很讨人喜欢。

一路上有不少已赘男人想要沾沾孕气、蹭蹭喜气。

小马虎在过来的路上,发了半天的喜气,这会儿她也是累到了。

姜逾倒了一杯气泡水,圆润不少的脸蛋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

小马虎见了,哇哇喊着要吃。

“姐、姐姐、姐!Sis,Mama!”她不会说话,只会喊人。

王木娇找服务员要了一份焯水的大骨头与内脏冻干,让小马虎抱着磨牙,算是变相给小马虎闭了麦。

“她来之前吃过一顿了,小孩吃多了会营养过剩,导致骨缝提前闭合,会长不高的。”王木娇耐心解释道。

当初浪荡不上心的老师俨然成为了好妈妈,姜逾露出半分理解半分唏嘘的笑容:“当妈了是这样,被孩子给……”

话还没说话,只见王木娇把小孩往服务员旁边一推:“请帮我把她带到游乐园玩一会儿,等会我家的配子会接她。”

王老师还挺有礼貌的。

在众人“真是个好妈妈”的眼神下,服务员把啃着内脏冻干的孩子推离现场。

“妈妈带孩子,死不了就行。”

“母爱是什么,意味着没有危险的时候,妈妈就是最大的危险。”

“小孩:‘姨,我们今天不回去了是吗?’”

这种发言往往出现在此地妈妈、姨妈带孩子的视频评论区,毕竟女人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哪怕是不尽职的母亲,大家也得多夸夸女人,这样她们才会乐意带孩子。

比如妈妈因为参加音乐会,忘记领走小孩,底下也会有无比宽容的评论:《妈妈不知道啊》《妈也是第一次带娃》《我们母女都在努力生活》《我都努力生了,你自己得努力活》。

至于姜逾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从本地音乐节回来的俩人把小马虎给忘了。

俩人连夜求媒体朋友帮忙找人,结果在一个标题为《这谁家的小孩,把我的狗给遛趴下了,你们快来领回去,我的狗想回家啊啊啊》视频中找到了小马虎的踪迹。

旁边一条斜眼的哈士奇正在翻白眼。

细一看,小马虎还用手臂箍着狗的嘴筒子,把大骨头放在哈士奇的鼻子前。

从图片来看,狗焉了吧唧,已经去了半条命了。

博主还贴心的配了文字:“俩个在游乐园玩了一下午的飞镖了,没办法,我们又在这家餐厅吃了一顿晚饭,第一次见我的逆子累得不想动。”

路人纷纷感叹:“小孩劲真大啊”“女孩就是皮实一点”“太逗了哈哈哈”“好惨的狗哈哈哈哈”“小孩姐心是好的,但是先别发这个心”。

评论区充满了对女童的宽容。

视频博主在评论区发言:“谢天谢地,小孩被领走了,我跟我的狗终于可以回家了[大哭]。”

好事者回复:“这家配子真是不长心,让小孩一个人呆在餐厅。”

博主:“她妈妈带进来的。”

“唉!女人就是粗心大意,不如我们男人细心。”

“说的是,配子不看着点有什么办法,真是心大。”

姜逾看了评论区不语,只是一昧地叹气:“都怪徐颂妗。”

不怪俩人回家忘记小马虎,实在是音乐节过的太嗨……直到徐颂妗登场。

今年准备毕业的硕士偶像以音乐节的形式宣告回归,舞台下一片人海,年轻男人们声嘶力竭喊着“家长”。

起初,没看见表演嘉宾名单的俩人也跟着喊了两嗓子。

舞台升降机一启动,结果发现台上的人是徐颂妗。

姜逾:……

王木娇:……

真当气氛尴尬时,徐颂妗一嗓子让不算平静的人海更加涌动。

播音设备带着热烈的歌曲引爆现场,只是……离得近的人还是能够隐隐约约听到歌手的声音。

姜逾、王木娇拿到的票是主办方特别赠送的VIP视听间,据说能够听到歌手的真实发挥,前面几场嘉宾都是实力派,甚至还有国外艺术学院毕业的美声高手,只是轮到徐颂妗的时候,俩人第一次吃到了有钱的亏。

“不会是主办方故意的吧?”

徐颂妗一开嗓,王木娇只觉得耳朵一黑,一把年纪的人了,居然还要受到这种顶级折磨。

哪怕是自认为跟徐颂妗关系不错的姜逾都露出的痛苦不堪的表情。

“三年来,这个人就没有一点长进吗?”姜逾恨不得跑上舞台,掐着徐颂妗的脖子,展示一下手动闭麦,“还不如当初《春天野草》好听!”

网上热搜却是一爆再爆,五子粉纷纷喊着“现场感染力超强”——是挺强的,两位实力派演员已经拜倒在徐颂妗的噪音下。

本地的男粉特别激动:“家长靓啊!”

视听间宛如审讯室的俩人模模糊糊的想着:不知道啊,反正灯光亮得刺瞎人眼了。

在粉丝的眼中,学成归来的徐颂妗俨然有着极高的艺术形象。

形象就是她的一件社会性质的衣服,通过不同的信息媒介,由粉丝的想象力编制而成的。

男粉们的爱,就像是爱上一件抽象的衣服,将这件衣服穿在具体的人身上,于是他们自然算是爱人了。

“啊啊啊啊!家长超棒!!”

然而这件衣服在女人身上却是极不合身的,但多的是男粉会发洗脑包找补,在不同的语境下用着左右不同的话术,宛如量体裁衣一般,尽可能用玩笑让偶像露出的缺陷更加宽松透气,尽可能用高尚的词汇堆砌偶像形象的金身。

舞台上的徐颂妗已然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唉,我怎么就这么有天赋、这么优秀呢?”

“我这种水平怎么会延毕一年?果然是有小人在背后做局害我不及格。”

“徐颂妗应该赔我点钱。”视听间的姜逾捂着耳朵想道。

明星最大的魅力,就是她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就是粉丝对她本人的想象力。

精神恍惚的姜逾一口气休息了好几天才离开此地,进组《武林决》剧组。

《武林决》改编于上世纪武侠小说家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一位大侠协同众多好友破案的单元剧,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优秀角色,甚至一些男侠友都被一些男书粉吹嘘“大男主”。

姜逾扫了眼本系列的男侠友人设,只觉得这种角色完全是出于创作者的恶趣味。

什么一见面就主动追求主角,把自己|脱|光送上床的贵族少爷——粉丝吹嘘为矫气大男主。

什么为了帮到主角不惜卖身,最终黑化,只为了权力不断卖身的成熟配子——粉丝吹嘘为恶男大男主。

什么活泼明艳动人,为了主角被虐身虐心,但仍然不放弃的大侠之男——粉丝吹嘘为阳光大男主等等。

还有坚持守诺的苦情大男主、苦守小楼的纯爱大男主、心有白月光主角的高岭大男主。

总之主打一个离开主角就转不了的人设,这个转的方式,自然是性。

哪怕是死了,也是被大坏蛋性|虐|而死。

不过在文学作品中,性|资源通常被浪漫为“爱”,本质不过是三样东西:性、资源、性|资源。

“这叫经典?”

“算了,观众爱看。”

作者要是写一个陆X凤、三X爷、射X传,先不说发不发得出来,反正这地方男观众是不爱看的,毕竟一个不守男德的、没有男性智慧的男人怎么可能当主角。

《武林决》第一单元的大男主有三个,一个圣男、一个恶男、一个贤惠男人。

导演已经把男主(们)候选者的照片发到姜逾的邮箱中了。

名气大的演员挑选对戏的男演员,这是此地不成文的规矩。

……

《吴国》进入到剧宣阶段,然而姜逾与李秋砚的CP宣发遭到了粉丝强烈的反对。

起因是宣发方把李秋砚塑造为一个有悖于往常男人形象的人——摒弃了过去特意把男人喉结设计的凸起,特意突出裆部光影修图的形象。

合体的剧照转而变成了带有臀肌粗腿设计,小腿肌肉明显,肩部收束,穿着偶像剧经典的漏风侧面大腿下装,裹着喉部缎带的“人”。

姜逾看到的第一眼,以为这是一个异装的女人。

“咋还卖上橘了,宣发也没跟我提前说。”

“我跟谁卖啊?”

一些大男主受众很满意,认为这是支持男人核心力量自由的象征。

“支持男人核心自由!”“男人粗大腿才好看!”

当然也有糯夫派反对,认为这是官方故意丑化他们男人的形象。

“这是男的?”“画女硬说男”。

就像以前女人的形象不是变成观赏可用的“资源”,就是变成模仿男人脆弱身体的“强大”。

两头堵的莫比乌斯环里,人们前仆后继地奔向这正反的形象,不断重复着在结构里打转。

大概是被提醒需要外貌修饰的地方多了,人会忘记自己是长什么样了,于是愈发沉迷塑造形象,不管合不合身,于是塑造了想要的形象。

毕竟敢拿自己跟虚拟的角色比较,尤其是男人,那一定会收到——“熄屏后你看看自己长这样不?”“黑屏后有个更丑的”“粗腿男人简直丑死了。”“细腿真的不是在规训吗?”

不断地强化被塑造的审美。

如果是女人呢,那评论区画风大部分是“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其实外貌如何不影响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蹬车,姐妹,我就是蹬车,我爸说细腿不健康”“腿的粗细无法代表你的品格,人们仰望一个顶天立地的女人,但是‘爱你老爸,明天见’也很好!”

白皙瘦削的腿或者粗壮健康的腿,不同的男人成为了理想中的人,所有的男人忽视了所有男人都习惯了与当前服装设计尺码不符合的窄肩设计,以至于忽视身体被布料紧紧箍住的事实。

塑造符合女人审美下的男人,塑造模仿女人形象的男人。

《吴国》宣发一阵见血地指出:“他们都接受‘被塑造’。”

“争吵的方向也不过是‘被塑造’的方向不同,目的是一样的,就像他们骂的糯夫跟大男主咯,干得还不是一样的吊事,家没了还能跟仇人亲亲爱爱,也就男频愿意看这种狗屎。”

宣发抠了抠裤子,本就不美妙的心情,被不合身的裤子弄得更加难受,她吐槽道,“现在的内|裤|设|计有病吧?一直卡我的腚,跑久了还会磨破我的屁股,要我说,设计师真是|死|爹了。”

商务安慰她:“你是不是买错了尺码了,内|裤|这东西根据腿部、臀部、腰部数据有几十个尺码,要是犯懒就跟我一样,买通用型的。”

宣发:“还是当男人好,下身就三个尺码,上身就一个尺码,哪里跟我们女人似的,几十样的尺码,全是资本的骗局。唉!我先去洗手间用月经裤垫一垫,反正不要钱——不用白不用。”

换好裤子,女人们谈回宣发,谈到粉与黑,粗腿与细腿,像女人与像男人,粉丝争论什么不都是给剧热度嘛!

就像人们通常把爱与恨当做反义词一样。

真奇怪,虽然男人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提醒他们整理衣冠的镜子,但他们仍然迷信一个形象,无论这个形象是以图片,文字,还是以其她媒介形式存在。

他们爱惜抽象的概念,却憎恶具象的男人,于是有了粉圈大战。

CP粉将小生姜称之为梦三,唉,小生姜厌男,厌我的男儿。

小生姜将cp粉打为锁花,唉,CP粉厌男,厌我这个男。

经常性互扣不尊重男性,素质低下,另一方把李秋砚当皮套之类的说法。

但真让他们不看不理,断掉爱恨之类的感情输出,他们又不乐意了。

凭什么让他们断掉,他们这是追求取悦自己!

大家对粉圈的见怪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