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郑杨给他们每个人布置了任务后,景闲这两天始终都心不在焉。课也不想听了,作业也不想写了,满脑子就是想着怎么写那个恼火的剧情。
周末放学前,王珂还单独到他的寝室去找他:“景闲,我对第四幕还有另外的想法。”
景闲放下书包:“什么想法?”
“我觉得关于这一段的舞台,我想的是同学们帮主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人给他写一个折成星星的纸条装在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趁他不在放在他的位子上。等主角回来后一个一个拆开,每个里面都写着对他鼓励的话。到时候的舞台效果就是灯光打在主角身上,有几个人演同学站在他的背后念出写给他的话。最后从舞台四周大家拿着形状为星星的灯汇集在一起。”
景闲:“如果你想要以星星为象征的话,在前文就得阐述,要不然会显得结局太突兀。”
王珂:“噢,那就是说主角在很早之前就对星星有情感,在他心理产生疾病的时候想要追逐他的星星。”
景闲:“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你看你怎么写。”
王珂若有所思地回到他的寝室。景闲拖着行李正要关门,温晟睿从后面靠了过来伸了只手抵住即将关上的门。
景闲往后退一步和对方撞上。
温晟睿:“不好意思。”
景闲:“没事没事。”他看温晟睿又只抱了两本书回寝:“你这周又不回家啊?”
“嗯,父母又出差了。”
“哦。那周天见,拜拜。”
“拜。”
景闲带着一肚子的烦躁回到家,作业都不想动,直接拿出手机开始写剧本。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他能大概理解放学时王珂给他描述的情形,可是他实在是落实不到笔头上。他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到头来备忘录的页面还是一片空白。
算了,干脆先进行改编吧。景闲打开□□,询问卫晞的想法。
【物理不讲道理】:我们改编课文的话改哪一个?
【曜丛锁死谢谢】:不知道,反正我现在暂定的最好的就是《祝福》,而且我放学前和胡嘉望跟暇姐报备过了,她点头同意
【物理不讲道理】:行,那我们俩分配一下任务
卫晞直接给景闲打来语音通话:“《祝福》要演完的话八分钟肯定是不够的,我想的是前面那一段祥林嫂的故事可以不用写,直接从‘狼吃阿毛’那一段开始讲起,后半段才是重点,就把原文倒序的讲述改为顺序,结局就是祥林嫂双眼无神地离开,背后是鲁镇人民的欢呼和祝福。”
景闲:“挺好的。那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整体剧情。”
“第一幕就是祥林嫂坐在地上,周围有几个妇女围着,祥林嫂就在讲阿毛被狼吃,周围几个妇人可怜她说着一些怜悯她的话。”
卫晞:“嗯,然后第二幕就是通过一两个细节场景展现祥林嫂整个人发生变化。我觉得还是得从旁人口中说出,比如说四叔家的其他下人说这个祥林嫂手脚不麻利,暗中已经在排挤她了。”
景闲:“诶,那这一段可以把舞台分成两个画面,一边是四叔家的下人在背后讨论祥林嫂,另一边是祥林嫂麻木工作的场景。然后灯光对向四叔和四婶,两人抱怨祥林嫂。最后灯光转向祥林嫂,她不是有一个想要分配酒杯和筷子的工作吗?这时四婶就从暗处站出来阻止她。”
卫晞:“这个可以有。”
景闲:“那第三幕就是祥林嫂又在讲‘狼吃阿毛’的故事,先演一下大家纷纷散场,然后都学她说她的台词,紧接着就是柳妈和祥林嫂讨论捐门槛的事情。”
卫晞:“不行,这前面有点啰嗦,时间可能不够,直接跳到柳妈那一段,重点要演祥林嫂捐门槛时的虔诚。”
景闲:“好。第四幕就差不多结局,可以就写祥林嫂对’我’关于地狱还有魂灵的追问。最后是在鲁镇祥和的祝福中祥林嫂杵着竹竿离开。”
卫晞:“我觉得也行,但是我还是放不下最后四婶让她不要动酒杯和筷子那一段,我觉得这个才能更加体现出封建礼教吃人的内涵。”
景闲:“那要不先加着?最后看能不能挤进八分钟。”
卫晞:“我想到,那个第二幕要不然就直接是四叔还有四婶在讨论祥林嫂,他们嫌弃祥林嫂的时候给他们这边强灯光,给祥林嫂那边弱灯光,至少要让观众看到祥林嫂的动作。这样省一点时间。”
景闲:“嗯。”
卫晞:“对了,你说的那个第四幕好像时间线对不上啊,不应该是‘我’在昨天遇到祥林嫂,过了几天才开始祝福的吗?”
景闲:“时间线糅合一下应该没有问题吧。我觉得重要的是内涵的传达,这个时间顺序变动一下也无可厚非。反正都是改编的。”
卫晞:“行。那就先这样,我们俩分配一下任务,微信上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选。”
于是两个人转战去了微信来了一把赛博猜拳,景闲赢了。
景闲:“那我选第三幕和第四幕。”
卫晞遗憾道:“行吧,那我就第一幕和第二幕。”
“那就先这样定了,大景,你觉得你多久能够写完?”
“明天下午,我还得留时间写那个自闭症的剧本。”
“我大概也差不多吧……说真的,我不是很想写那个剧本。题材选得挺好的,但关键是我根本就不了解自闭症啊,我写不出一个自闭症患者该有的行为以及思维。我甚至觉得为了突出主角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会把配角设计成一个刻板的形象,这样并不能起到提醒作用。而且我觉得心理疾病本身大多数可能还真不是靠外界同学的影响就能够有做改善的,关键是自己的内心有没有那份向上挣扎的力量。”
“你说的对,所以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跟王珂提了一嘴,他构想说这个主角从小就想往星星,他的情感寄托在星星上。最后同学们给他准备了一罐星星,让他感受到外界的援助,他自己也有这份想要突破牢笼的心。最后大家汇集在一起。”
“啊……星星?这啥啊这是,他为什么喜欢星星啊?”
“这……你别管,人设,都是人设。”
“哎哟行吧,那我前两天想的还得再改。”
“加油吧……”
“你也加油,这样看的话这个最后一幕还真不太好写。”
…………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确实要轻松许多,景闲浅浅熬了个夜,周六上午就把剧本写了出来。
卫晞的进度其实也差不多,上午十二点前,两个人把稿件合并到了一起。
【物理不讲道理】:感觉好像确实有点多了,八分钟演不完
【曜丛锁死谢谢】:我不我们先过一遍?找玮哥还有班长一起?
吃了午饭,一个名叫“十三班的祝福”群建了起来,拉来了两个班长,两个文娱委员,还有任晓玮。卫晞在群里发了一遍要求,把剧本也发了上去。
【郑杨】:这么快就改编好了?那我们的原创剧本怎么办?
【胡家望】:这个只是用来做备用的,要是原创剧本能通过就用原创剧本
【郑杨】:哦哦
【曜丛锁死谢谢】:那就麻烦大家进入一个语音通话了
卫晞:“我们每个人都先选一个角色,然后稍微理一下台词,就读一遍,我主要想看那一下超没超过八分钟。”
卫晞继续道:“我们现在分配一下角色:祥林嫂、四叔、四婶、‘我’、柳妈、五六个看客。看客些就一个人读。”
角色分配好后,几个人快速过了一遍。
卫晞记了时,整个过程完成下来花费了九分多钟。她叹了一口气:“辛苦大家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怎么说,要删哪一段?”景闲问。
卫晞:“都删点,柳妈那一段可以精简一些,不要把原文照搬。最后一段祥林嫂和‘我’关于魂灵的讨论也可以简化一些。”
“好。”
景闲和卫晞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不断修修改改,终于将剧本的时间控制在了七分半,剩下半分钟留着可能涉及一些舞台转场的布置。
周六晚上,景闲做完作业,开始摩蹭原创剧本。
【温晟睿】:帮个忙,填个问卷
【温晟睿】:谢谢
【物理不讲道理】:这啥?
【温晟睿】:乐正洲的,他语文课前演讲要用
【物理不讲道理】:没问题
景闲扫出二维码,填写完乐正洲设计的调查问卷。
【物理不讲道理】:填完了
【温晟睿】:好的
景闲瞄了一眼时间,已经来到晚上十一点多了。他的剧本还没有任何的思路。他想找个人吐槽一下。
【物理不讲道理】:睿哥,我写不出来剧本
【温晟睿】:你们商量的是写什么?
【物理不讲道理】:一个关于自闭症的故事,主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类有心理疾病的人群
【温晟睿】:你们打算怎么叙述这个故事?
景闲把王珂发给他的大纲转给温晟睿。
【温晟睿】:故事性一般,这是你想的吗?
【物理不讲道理】:不是
【温晟睿】:确实和你写的小说风格不符
【物理不讲道理】:啊?
景闲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回了。
温晟睿居然会去看自己写的小说?!
哦不,这个不是重点。
【温晟睿】:自闭症等各方面的心理疾病不是这么简单展现的,你们想写得深刻,立意想要拔高,恐怕是得先去差一点资料
【温晟睿】:你等等
景闲收到了温晟睿传过来的视频。
【温晟睿】:这个是拍的一个关于自闭症人员的生活,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物理不讲道理】:好的谢谢爱心jpg.
景闲一秒没落地看完了整个片子,感觉内心有说不出的压抑。自闭症还真不是平时大家简单理解的那样封闭自我不与外界交流?患者更多的是在一系列的交流语言还有行为上有障碍,往往有异于常人的表现,兴趣狭隘行为刻板,而这些表现反应到别人眼里就会被认定为怪胎,所以别人会对患者产生不解、抵触、厌恶的情绪。一个普通患者的一生,大部分都是那样浑浑噩噩的过去,更别说遇上一个班的好人。
剧本的故事实在是太美好了,是一种幼稚的幻想。尤其是景闲看到视频最后,主角因为喜欢收集塑料瓶而出车祸死亡无人将他安葬的时候。
太沉重。
但他心里涌起一股想要把这个剧本完成好,让更多人知道更深处的东西,才能让这个剧本更加精彩。
【物理不讲道理】:太谢谢你了,我有思路了
【温晟睿】:早点休息
【物理不讲道理】:好,你也是,晚安
【温晟睿】:晚安
周日下午返校,景闲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思路告诉郑杨。
郑杨:“你说的这些点很好,我都没有考虑过。这样,我们一晚下课后再讨论一下。”
景闲:“好。”
一晚下课后,景闲向参与剧本创作的其他三个人重新叙述了自己的想法。大家拍手决定就按照景闲说的去修改。
主角对星星的追求就可以反应出自闭症中兴趣狭隘的症状,所以在前面的剧情里要加上别人对他关于星星的痴迷的不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加一段主角强行抢过别人手中的星星的剧情,就像昨天晚上温晟睿发过来的视频中主人公执意去争夺垃圾箱里的塑料瓶。这样就能突出别人为什么会讨厌霸凌主角。
中间肯定要有一段从专业心理咨询的角度点出主角的病症,这样才能让观众恍然大悟。景闲想的是主角被自己的父母带去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科普出自闭症的知识。
然后根据王珂的想法,一定要展现出主角内心的挣扎,最后才是大家的体谅。
于是四个人基本是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重新写了一份剧本合在一起。晚上放学的时候交给班主任审核。
第二天班主任就给了他们回复。
“剧本写得还不错,不过这个故事略显青涩,而且和学校的主题不太契合。我的建议就是还是找个课文改编,你们不是选了《祝福》吗?”
景闲:“《祝福》的话我们已经改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