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她不是弃子 > 第84章 临江府

第84章 临江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望大人,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唯安恨不能抱住马腿,同望涯一道下临江府去。

“好了好了,快回去罢,当心被人牙子拐跑了。”望涯提了提沉重的包袱,接着上车去,再掀开帘子,非要看见唯安进了金风楼才放心。

于是车夫拽了拽缰绳,启程了。

……

临江府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瞧着也十分富庶。

一路走马观花,很快就到了府衙门前,望涯下车,随手理了理衣着,接着揣上公文,正准备进府衙,却见门前的告示栏上张贴着许多海捕文书。

望涯的目光停留在角落里的那张,大抵是常年风吹日晒,纸张已经发黄,连上头的画像都斑驳陆离,看也看不清了,唯余‘郝二十’三字还清晰可见。

当年商秀砍死了一个郝二九,剩下一个郝二十下落不明,竟还在外逃窜。

望涯收回目光,跟随小吏去见通判,此间通判姓曾,名观。望涯原本以为,这样府衙的通判,大抵日子过得不错,长相或许也是富态的,然而真正见到曾通判时,望涯稍微晃了神,这才反应过来,同他见礼。

曾观双目凹陷,形容枯槁,甚至要比缠绵病榻的王驰还要羸弱。

“是望司直啊,久闻大名。”曾观步履蹒跚,左手拄着木拐,示意望涯入座。

望涯客气一番,这才依礼坐下:“此番前来,是为复核两年前商家四郎的案子,不知卷宗是否还在?”

曾观点点头,又传主簿。

主簿姓蔡,名三,年纪很大了。

“这位是大理寺司直,姓望,来复核案子的,你带将两年前商秀的案宗找出来给她。”曾观给蔡三派活儿了,不是很难的事,交到蔡三手里却需要磋磨很长时间,因他的一举一动十分缓慢,活像一只在岸边晒太阳的王八。

望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只好起身去帮忙。

可库中卷宗数量庞大,其中章法恐怕也只有蔡三懂得了,因此她也帮不上忙,只得在一旁干等着,眼见蔡三拿起又放下,再低头查看字迹潦草的单子。

身后传来一阵动静,望涯回头,便见曾观也来了:“望司直远道而来,可打算好住处了?”

“方才路过一间客栈,正打算稍后过去,顺道尝尝临江府的菜。”望涯抬手接过蔡三要塞回去的卷宗,将其稳稳当当地放回高处的架子上。

曾观指了指后院,道:“倘若你不嫌弃,可在府衙安顿,咱们知府另外有住所,并不在后头居住,因此那头常空着,偶尔有人洒扫,还算清洁。办事也便利不是?”

“这可太好了,省得再折腾一趟。”望涯欣然接受,蔡三朝一个方向伸手,望涯就先一步替他拿下来,低头一看,上头记录的正是商秀的案子。

蔡三张口想要说话,望涯盯着他大气不敢喘,就在她快要憋不住时,就听蔡三道:“正,正,正是,这,这个。”

原来还是个口吃。

望涯展开卷宗,趁着曾观还在,顺道问:“曾通判可知道归子衿的下落?”

曾观一怔,接着点头:“前两日来过府衙,要了些干草,想来也不会走远,你要见他?”

望涯道:“需得核对证词。”

于是曾观差人找归子衿去了,提起归子衿,他未免也叹惋一阵:“如今他是不大好了,想来是前年魂魄被吓走,失了神。”

“他是疯了?”望涯问。

曾观点头,接着笑道:“对了,晚些时候你同我一齐去拜访乔知府,昨儿他就说好了,设宴,宴上定有临江特色,望司直可有口福了。”

曾观走后,望涯开始复核卷宗,蔡三就在一旁做事,忽听望涯发问:“蔡主簿,归子衿疯成什么样子了?”

蔡三思索片刻,这才摆摆手:“依,依我看,他,才,才,才不疯呢。”

望涯聚精会神听着,五官也跟着用力,不觉皱成一团。她恨不能将蔡三提溜起来,将他要说的话一股脑儿倒在地上。

“哦————”望涯将纸笔往他手边递了递:“您写在纸上成吗?”

蔡三不好意思地笑笑,望涯又问:“可人人都说他疯。”

半晌后,蔡三将纸递了回来,上头写着。

‘从前他一家子就住在我屋后,数十年前他还穿开裆裤时我就认识他了,同现在并无分别,与从前比起来不过是沉默寡言些。自打发生了这个案子,他就一蹶不振,不想活了也是人之常情,可不知打哪儿吹来的风,都说他被吓傻了,总之,大人亲自见过也就明白,他还精着的。’

望涯拿着纸张若有所思,人人都说一个常人是傻子疯子,目的不过是想让人对他嗤之以鼻,将他说的话打上‘谎言’的封条。这往往说明,他说的是真话。

日落西山时,仍是没有归子衿的下落。

而望涯却无法再等,只好收拾收拾,跟随曾观赴宴去了。

然而望涯不大明白,她又不是什么大官,这位知府何必设宴款待?

曾观笑答:“知府好客,有事没事就要设宴,习惯就好,也不是什么大席面,不过是上几个酒菜,几人一同谈天说地,待乔知府尽兴,咱们就能走啦。”

原来是陪他玩儿。

很快就见到乔知府了,知府名为乔波,长得圆头圆脑,身形要比两位身怀六甲的娘子摞在一块儿还要圆出两圈,走起路来气势磅礴,地面都要震上几震。

“啊呀,是望涯,望司直罢?快快入座,好不容易来一趟临江府,一定要尝尝我们的螃蜞。”乔波说话的声量也很大,望涯不动声色往旁挪了两步。

席间乔波气吞山河,风卷残云,来之前望涯已经做好了同他‘谈天说地’的准备,然而几人一落座,菜品就如同流水般被端上桌,乔波也顾不上说话了,埋头苦干,时不时抽出空来敬几杯酒,又叫下人给望涯添菜,望涯不好拒绝,于是慢慢吃着,偶尔瞥两眼曾观,发现他看似在吃,实际上一点儿也没动。

“如何,可还符合你的胃口?”乔波笑问,两只眼睛眯成两条缝隙,望涯很想知道他这样会不会把人看扁。

“很好吃,可惜办完事便要回京,想来再要吃到这些佳肴就有些困难了。”望涯由衷道。

乔波像是听见了什么喜讯,大笑起来:“那是,出了临江府,别的地儿都不如这儿的好吃,且,一年中四季,都有不同的时兴,你来得赶巧,正是秋天,是吃蟹的好时候……”

席间多螃蟹,有醉螃蜞,还有蟹酿橙以及持螯供,这是望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花样,从前吃过螃蟹,却也是人家一时兴起,赏给她的螃蟹腿。

乔波说起吃食滔滔不绝,倘若从头记录,大抵能够修出一本厚厚的食谱,倒也没有愧对他的体格。他愿意说,望涯愿意听,曾观时不时说上几句,等吃食说完了,席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乔波忽然醒悟过来,望涯是来查案子的,于是难得过问:“你查的是什么案子?”

“两年前商秀的案子。”

乔波点点头,但他对此没有印象,于是转头看向曾观。曾观了然:“两年前,归子衿同他的好友商秀在五仙山上遭遇两贼人,后来商秀挣扎中将贼人砍死一个,余下的还在逃窜。”

“原来如此。”显然,乔知府对此还是没有印象,忽然灵光一现,转头看向望涯:“五仙山上产灵芝,拿它入药也好,炖鸡也罢,都是很好的!再加入枸杞红枣,文火慢炖……”

……

从乔府离开后,望涯同曾观道别,自顾走回府衙去。

府衙门前除了值守的衙役,还有一团白色的人影,望涯走近了,发现那是一个身着白衣的男人,长相清秀,身形高挑纤细。

“望司直。”衙役大老远就瞧见望涯的灯火了,于是走近,指了指那团人影,带着浓重的乡音道:“那就是归子衿。”

望涯快步上前,朝归子衿颔首:“你就是归云?”

归子衿点头,接着上下打量望涯,又听她道:“随我进来,有些话要问你。”

然而归子衿不动如山,非要衙役将他推进去,过程中还被门槛绊倒,脑袋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就算如此,他也只是爬起来,掸掸衣裳,继续不动如山。

就这样,衙役推一把,归子衿就动一步,磨磨蹭蹭才到了地方。

望涯展开卷宗,仍是先问:“详细说说两年前的案情罢。”

归子衿不语,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望涯,把人盯得后背发凉。

“你有什么冤情要诉吗?”望涯问。

归子衿总算动容,正要开口说话,身后却忽然传来曾观的声音:“都这个时候了,望司直还要办案子么?”

望涯抬头:“左右我都住在府衙,何时审理都是一样的。曾通判为何又折返,是有什么要办吗?”

“那倒没有,是有书落下了,打算拿回去看完。”曾观瞥了眼归子衿,又说:“你好好配合望司直,不要乱说话。”

话音落下,曾观回到自己屋里拿了东西,转而回来同望涯告别,这才再次离去。

望涯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回过头来看归子衿,却发现他目光涣散,确实有些‘呆傻’的症状。于是抬手敲了敲桌案,提醒道:“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我会查清楚的。”

“两年前,我同商秀一道上了五仙山,突遇一阵狂风,后来……后来郝二十将我打昏,一路拖到山顶,亏得商秀相救,我才得以活命。”

“商秀相救。”望涯重复道,接着抬眼注视着归子衿,问:“他做了什么?”

归子衿一怔,抬头看向望涯,很快又低下头,不觉咽了咽干涸的嗓子:“商秀挣脱贼人,失手砍死了他。”

“你亲眼看到的?”

“是。”

“商秀是如何挣脱,又是如何将郝二九砍死的?”

归子衿呼吸有些急促,抿着嘴,良久后才说:“郝二九要拿绳子捆住商秀,商秀趁他找绳子的间隙,夺过他手里的刀,就将他砍死了。”

“当时你在哪儿?”

“屋子里。”

“就你一个人?”

“是。”

“可商秀说,当时郝二十也在屋子里。”

归子衿攥了攥衣角:“我记不清了。”

“好,换句话说。你同商秀是好友,对吧?”

“是。”

“当时你也亲眼看见郝二九对商秀下手,那你为何不帮帮商秀,难道就那样眼睁睁看着他去死?”望涯算得上是咄咄逼人了,为了避免把归子衿‘逼疯’,她起身斟了杯凉水递给他。

归子衿接过水,抿了一口,觉得不够过瘾,又一口气喝完。

望涯朝他伸手接过空杯,又续了满杯递回去。归子衿再喝了半杯,这才猛地抬头:“我记不清了。”

望涯默声,静静地看着他,脑袋里将案情重新过了一遍。然而归子衿却捱不过这漫长的沉默,他只觉得如坐针毡,于是起身要走,走了两步却折返回来,反复如此,倒让望涯琢磨不透了。

“你若是不想进刑房,就回来把话说完。”

归子衿忽然停下脚步,双手不觉颤抖,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回过身来,眼眶发红。

“郝二九……是曾观杀的。”

这句话他憋了两年,期间也到府衙递过诉状,每每却如都石沉大海,渐渐的,不知打哪儿传来的风声,一夜之间,谁都把他当成疯子看待,画坊也不再收他的画,走投无路时,只有曾观会给他些银子,叫他没法儿饿死。

可就是这般,归子衿才对曾观没辙,一来是曾观清名在外,二来是自己的把柄在他手里,因此不得不屈从。

“是曾观叫我引商秀上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