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折价让店家赎回。绝大多数店家都选择赎回,也有个别店家不愿意赎回的,他就把东西赏给俩跟班。
他的身后又围上了看热闹的人。有人认出来他就是昨日在摆摊处“被一文钱难倒落魄卖艺的将门之后”,奔走相告之后,那些闲人又围上来,跟着他东家进西家出,一路见证他的扑买收获之路。
当然也有人指责他贪得无厌。之前为偿还一文钱落魄卖艺还能叫一句肯负责有担当,现在为了赚铜板,把师传武艺与将门之风都用作了赌博本事,就太不要脸了。这关扑朝廷全面放开也就才一年的功夫,原先可是严令禁止的,这样做实在有辱师门家风。
对此向云松也不辩解,没钱还要办事的难处谁碰谁知道。
他不辩解,那些拥趸就更是支持他,与那些人吵作一团,朝廷早就放开了关扑,扑卖也是店家自己摆出商货在售卖,没人强买,凭自己本事和运气赚钱,怎么就不行?骂他的人不是管太宽就是红眼病。
于是乎他走到哪,背后总是跟着一群坚定支持的,和几个极力反对的。
这么热闹,自然很快就有人认出来他就是年初卖出天价地的向家二少爷,于是那些有关于叔嫂私通、兄长早逝、侧室勾引、向家失火、家门败落、狗男女落魄种田的种种,再次被再一次翻炒开来,大肆流传。
支持他的与反对他的人之间争吵辩驳的复杂程度因此更加翻番,捉对儿口舌厮杀起来能连续半个时辰不带重样儿。
就这样,两天下来,县城街面上又刮起他的传说。三百四十二文也被他扑到九千多文,且将整个县城最繁华街面店家的扑卖方式以一己之力歇掉了大半——风闻有人疯狂扑买且十扑九中,那些店家都机灵地收起值钱的扑卖物,不玩了。人气重要,赚钱更重要,总不能眼见着送钱与他吧?
实际上向云松自己也玩不下去了,第三日午后他在北街一家新开的字画铺劝店家赎回一张被他扑到手的字画时,忽听身后有人叫他,“云松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