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动,文人口诛笔伐,百官全情激愤,这样风口浪尖上,卞秀京仍风光操办寿宴,全然视民愤如无物。
不只杜筠,群臣纷纷上表参奏卞秀京,皇帝却一直未予确切答复,案情审理也一度暂停。这一段闲暇,杜筠这边却新到了一桩事:青不悔正式收李寒做弟子。
青不悔收徒不讲排场,关起门一盏粗茶,茶后一顿淡饭就了了。青不悔曾于学宫讲学数年,天下无论贵贱皆可入内听学,但正经收门内弟子不过几个,李寒就是那最后一个。
李寒尚未加冠,但正经入门,便由青不悔授了表字。他们这几个的字都是青不悔拟的。
杜筠是傲节,取竹君子之意;郑素是涪之,涪水出潇湘,郑氏历代镇守崤北,但本家却在湘南一带;张霁常年在外,便信中为他择字佚云,意在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李寒取字,便称渡白。
个中意义青不悔没多讲,李寒却献茶跪下,道:“必不负老师所望。”
他叩下一个头。
像有什么一锤定音。
从这天起,青门众人开始了与李寒的诗歌唱和,哪怕只维持了短短一个年头。但不可预知的未来不值得忧虑,杜筠当时最火烧额头的还是并州案的何去何从。
他没想到转折来的这么快。
下一次大朝会,群臣再问并州一案,皇帝态度似乎有所松动,命百官重议主审。
“臣有一个人选。”
孟蘅持笏出列,却当廷跪倒,“请陛下恕罪。”
皇帝待她一直态度温和,笑道:“孟卿为朕解忧,何罪之有?”
“臣要推举之人,曾犯死罪,亦是白身。戴罪之人又无官职,臣明知如此却仍要举荐,是忤逆之罪。”孟蘅拜道,“但臣思前想后,朝堂殿下,实无更合适的人选。”
皇帝有些好奇,问:“孟卿所言是?”
“上元案涉事之人,幽州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