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哪吒回周营时正赶上姜子牙领人马进汜水关。关内父老早备了焚香迎接武王进帅府,于是众将官欢喜,查点府库钱粮,出榜安民,在关上暂且住下。
时有哪吒大病初愈,死里逃生,营内也不比相府,迎来送往,凡是来人,掀了帘子就往里进。诸如武吉、雷震子之流,时常抱着哪吒一坐就是半日,杨戬干瞪眼瞧着,还要烧水备茶,在来人说话间隙递上去,然后看着那人“咕嘟咕嘟”地把茶水灌进喉咙,继续滔滔不绝地说开来。
如此过了几日,姜子牙在汜水关计点军将,收拾取界牌关,忽报黄龙真人来此,传信于姜子牙,分付门人,搭起芦篷席殿,迎接各处真人异士,伺候掌教师尊。
不多时,但见悬花结彩,香气氤氲,三山五岳众道人齐齐拍手大笑而来。
这头哪吒接了太乙真人,那头杨戬接了玉鼎真人,四人甫一照面,默契地行礼微笑,相背而驰。
“玉鼎打入门时就好与我比试,凡事都爱压我一头。”
哪吒才回头冲着杨戬做个鬼脸,忙接话道:“师父不喜欢玉鼎师叔么?”
“也谈不上喜欢与否,只是性格不太相合。”
哪吒就抓着他袖口问:“那师父喜欢杨戬么?”
太乙捻须,沉吟片刻:“玉虚三代首徒,自然品格贵重,武艺超群。可若是与你……难得他愿为你舍命之心,也算是质素尚可吧。”
“太乙这老头,就爱捣鼓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每每与他比试,那法宝掏也掏不完,要我说呀,这修行修行,既修身也修心,他那是旁道,歪道!吾辈不屑与之为伍!”
杨戬回想起自己两手空空下山的经历,说:“师父若是喜欢什么,便吩咐弟子,弟子去乾元山时,就给师父带些来。”
玉鼎合掌道:“那敢情好!为师早看上乾元山那对唤灵幡,你去替为师拿来!”
杨戬躬身微笑:“弟子领命。”
众人于芦蓬上静坐,须臾便见南极仙翁持玉符先行,元始天尊坐九龙沉香辇,众仙忙起身接上芦蓬。
“哪吒。”太乙招招手,哪吒就从杨戬身边奔来挨着他屈膝坐下。
“去给掌教师尊奉茶。”
“是。”哪吒捧一杯新茶,跪倒奉于元始天尊身前,恭谨道:“请师祖用茶。”
元始天尊垂眸望着跪在辇轿前的少年,接过茶盏,笑道:“哪吒,来,让我瞧瞧。”
哪吒仰头去看天尊的脸,恍惚间只觉得万分亲切,径直到天尊膝前台阶坐下。
元始天尊抚上哪吒头顶:“当年女娲娘娘将你托付玉虚宫,尚是枚泛着幽幽莹光的珠子,如今也养出了这般剔透的模样。”
哪吒问:“弟子原不是玉虚宫之人……之物么?”
元始天尊抚掌大笑,揽过哪吒道:“如何不是?你是我玉虚宫至宝,任谁也不能占了去。”
哪吒心虚地挠挠脸颊,眼神止不住往杨戬那瞥。
元始天尊虚空捻指点于哪吒眉心,霎时金光如莲瓣绽开,没入朱砂痣中:“灵珠子错生丑时,如今大劫虽过,往后却免不了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再赠予我的珠儿三光神水,洗练金身。”
哪吒只觉眼前一道金光,摸摸额头,还未反应这是个什么东西,就听见芦蓬外雷声大作,上前探看,只见烟雾散去,高高下下,攒攒簇簇,俱是截教五岳三山四海之中的云游道客。
哪吒探头探脑,问:“如此大阵仗,是要做什么?”
“原是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时惹下的因果,通天教主名为袒护门下众人,实则忌惮阐教势大,又自恃万仙来朝,欲与我教一决生死,故此布下这万仙阵。”元始天尊面色凝重:“此阵暗合天道杀伐之数,非四圣不可破也。”
“周家不过八百年基业,贫道也到红尘中来三番四转,可见运数难逃,何怕神仙佛祖。”可算是人未到,声先至,只见不远处仙云缭绕,老子下了板角青牛,被迎上篷。
元始天尊笑道:“尘世劫运,便是物外神仙都不能免,何况我等门人,又是身犯之者,不过来了此一番劫数罢了。”
不久长耳定光仙来下书,借哪吒通报了,蓬上众仙商议,定于明日破阵。
夜里太乙来帐内寻哪吒,叮嘱此事原是十二金仙身犯杀劫,用不着他时切忌多看多问。
杨戬坐在床头衣衫半解,此刻一动不敢动,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太乙絮絮叨叨半晌,目光终于挪到杨戬身上,似乎叹了口气,道:“此事事关重大,无关人等万不可牵扯入因果,哪吒还是孩子心性,逞强好胜,你照顾好他,也照顾好自己……”
月上中天,哪吒和杨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哪吒率先开口:“还来吗?”
杨戬说:“来。”
哪吒就“哇”地扑了上去。
“二哥。”他匍在杨戬胸前,脆生生叫了一声。
杨戬挑眉,看他红着脸,表情谄媚又天真。
“好二哥。”哪吒又叫一声,说:“这回我想在上面。”
(违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