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小祖宗[先婚后爱] > 第64章 青葱

第64章 青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屁孩,说大话。

其实刚离开香港那几天,铁真真偶尔会想念谢端若,但那一丁点儿不舍都在父母的陪伴中被抚平,关于八岁的记忆,她只记得在凡尔赛庄园里疯跑,陪着妈妈辗转欧洲巡演。

而那段港岛回忆在她疏于联系之后,逐渐在她的脑海里变得影影绰绰。

并非彻底遗忘了,长大后她再去香港,依稀记得这里曾经有个人事无巨细地陪伴她,那是怎样一个少年呢,像月亮一样温润,也像月亮一样哀伤。

她忘了他的模样,甚至连名字都忘了。

经年后因为一纸婚约重逢,仗着家底无所畏忌地将婚姻甚至下半生都交给谢端若,竟想不起来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曾与他有关。

铁真真心底忽地蹿出一股霸道劲儿,她不讲理地琢磨着,那谢端若呢?是否记得八岁的她?也把她忘了吗?

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又不是个小王八蛋。

谢端若并没有在母亲床前感性多久,换下隔离衣轻手轻脚离开病房,其实她的端若哥哥一点儿也没变,依旧温润沉稳,也依旧会因为母亲伤神。

“哥哥。”

谢端若闻声脚步顿住,惊喜又不可置信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你叫我什么?”

铁真真眼神闪躲,方才那声低喃完全是情不自禁的,她突然不想让谢端若知道自己在回忆什么,矫情使她脑子高速运转,想起谢擎远对他的称呼,插科打诨说:“原来你小名真叫这个啊。”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谢端若敛尽眼里的探究意味,却藏不住嘴角那抹欣然。

这位女演员怕不是忘了他是个导演,况且,铁真真喊他哥哥时的眼神,他在江阳医院的走廊里也曾见过。

但铁大小姐的台面是万万不能拆的,只能接她的戏,“再叫一声听听。”

铁真真挥掉那只在她后脑勺作乱的手,悻悻嘟囔:“想得美!”

夫妻俩问候过秦越便打道回府了,谢端若特地推了一个应酬,因为铁真真明早要飞去南方赶个代言开业通告,他非得回家帮她收拾行李。

铁真真嫌他多此一举,这明明是金桃的工作,甚至她完全可以自己来。

“我就去一天,你可别因为我耽误公司的事儿。”

“放心吧谢太太,我是甲方。”谢端若幽怨地看着她,“你对我就没有半点儿分离焦虑吗?”

铁真真嗤之以鼻:“多大个人了。”

“即使只有一天,你会想我吗?”

“神经病”仨字溢在铁真真舌尖,却被谢端若自问自答抢了话锋,“你要想我。”

“可别又扭头就把我忘了。”

铁真真:“……”

怎么感觉他话里有话呢?懒得理他。

邻近芒种,气温明显升高,天边那片淡墨色的云正在酝酿一场雨。

国礼驶过长街,汉白玉华表如民族的根骨傲立在岁月洪流中,见证疮痍国都改天换地,老城古迹多被高楼大厦取代,零星留下的楼阁亭台几乎得益于先辈们对保护古建筑的力挽狂澜。

北街别院仅存的明远楼就是由几位古建筑设计师凭着血肉之躯拦在推土铲面前强行保住的,后来这座皇家别院旧址扩建成了京城最负盛名的高中,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

铁真真降下车窗,依稀能听见从田径场传来的哨鸣,以及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在吆喝传球,再深处,是琅琅书声。

没人会忘记自己的年少,校门牌匾上的“青实中学”行楷大字乃是某位大文豪亲笔所题,铁真真骄傲地说:“谢端若,这是我母校!”

谢端若看着她轻笑点头,方才红旗汇入北街时他第一反应便是——前方是他妻子曾经就读的高中。

“可惜过几天就高考了,不然还能刷个脸带你进去溜达溜达。”

只是路过,铁真真难免会感到遗憾,谢端若却不愁:“等九月份迎来青实百年校庆,你再以家属身份捎我进去也不迟。”

铁真真眯着眼质问他:“你这个德瑞国际的校友怎么知道我母校的校庆?”

“抱歉啊懿臻小姐,我中三那年移居瑞士,高中毕业于萝实学院。”谢端若老神在在地看着她,“青实萝实,你说咱俩多有缘?”

铁真真干笑一声敷衍,这所谓的缘分未免太牵强。

谢端若正经回答她:“爸爸是青实校友,十一年前的校庆我有幸随他一起参加。”

铁真真拖着声长长的“哦”点头。

不只谢端若父亲,还有她老爹,这俩位都是在青实荣誉榜上居高不下的知名校友,十一年前的校庆……

铁真真趾高气扬地觑着谢端若:“或许你当时看过我表演的话剧。”

“话剧嘛。”谢端若做出一副思索状,声线慵懒得勾人,“是看过一场《潜狂澜》。”

何止话剧表演,那天他甚至还撞见有人给铁真真告白,热闹得很。

2013年,青实大礼堂——

今年本不是什么大庆,但秦家那位即将莅临青实校庆的消息一出,这四九城一半儿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拨冗出席。

除了校长理所应当地居于主位,左边伴着个副校,右边加了位校董,其余本该就座礼堂前排的校领导统统都得往后挪。至于剩下的空座,就好比青实的入学资格,生下来有就有,进不去的挤破头也进不去。

有人求之不得,就有人嗤之以鼻。

舞台上那些节目对于谢端若来说实在小儿科,他本是被父亲勒令陪同出席的,那点儿耐心几乎被模式化到毫无灵气的表演消磨殆尽。

青年一双长腿交叠,撑着下颚半靠在皮革软椅里,垂眸瞥向手腕上的江诗丹顿万年历,卡着秒数不停地摁手中那支圆珠笔消遣时间,他自认为此时和动物园里那些出现刻板行为的野生动物没什么区别,偏偏“饲养员”不见半点儿怜悯。

“谢端若,赶紧给我坐直了。”

父亲的口吻总是常含规训的,但挑战父权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他正是“翅膀硬了”的年纪。

谢端若坐是坐直了,却将手中的圆珠笔随手抛上台面,“啪嗒”一声,若不是有文件夹拦着,这支笔能顺着惯性滚下去。

这些失礼的动静全都淹没在雷动的掌声里,眼前的文件夹置存着一份汉樾集团对“青实少年科创项目”的赞助书,方才已经由他父亲签署,一想到下午还要应付校领导的校友答谢会,谢端若就忍不住发烦。

“秦董事长,我什么能走?”

秦越正襟危坐,沉声道:“等这场表演结束。”

青年神情不耐地点头,身子又歪向扶手。

他揣着醉翁之意琢磨行李箱里那盒Guillaume Bichet,既然回了京就该替爷爷去探望莫逆之交,只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赶巧,那家伙一到假期总要天涯海角地撒欢,可见不是个着家的性子。

这正是小姑娘最注重身材的年纪,也不知道巧克力还是不是她的快乐源泉。

前排的采光深受舞台影响,谢端若的视野跟着暗了,盛装打扮的主持人揣着台本念词:“接下来请欣赏青实话剧社带来的表演——《潜狂澜》,请高二9班合唱团做好准备。”

又将是一场无聊的表演,谢端若耐心已然告负,掏出手机打开社交软件,手指不小心点到了同城,他刚要退出,目光被第一条微博死死地锁住。

「安玛吉塔:大青实89岁生日快乐!」

那是一组少女们的自拍,都做了即将登台演出的打扮,而谢端若一眼就在兔子特效中认出了铁真真,15岁的铁真真,愈发明媚矞致的铁真真。

青实。

是了,这是她最有可能就读的高中。

“这是懿臻参演的节目,苏老太太就在旁边坐着,你今晚想去京海就给我好好看,她可是知道你随我来青实了。”

这会儿不必父亲耳提面命,谢端若也会自觉端坐,他突然觉得舞台上那套全息投影设备给这群小孩玩闹也不算暴殄天物。

青实校庆也为国庆,谢端若从《潜狂澜》之名就知道这话剧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

帷幕缓缓拉开,入眼的是一幕硝烟弥漫的城,四处都是残垣断壁,民不聊生。城东的租界得以幸免,然而日寇愈发残暴,越来越多的外地难民涌入,租界里的富人们也纷纷买好了下南洋的船票。

霞飞路的一栋洋房内,少女拦不下被装箱的家当,气急败坏跑回屋找母亲:“姆妈,我不走!”

向来养尊处优的夫人两手提起行李箱,急声说:“婉梨,你不要再任性了,外面的世界已经乱了,这次必须听姆妈的。”

“我不走!我要到前线去!”

“你说什么!”夫人回头,扬起手又不舍得落下。

婉梨倔强地看着母亲:“我说我不走,我要像哥哥一样保家卫国!”

“你哥哥牺牲了!”夫人抓住婉梨的肩膀咬牙哽咽,“就在昨天,像你父亲一样死在了前线!”

牺牲……婉梨不可置信地摇头,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母亲红着眼几近乞求,“姆妈就只剩你一个孩子了,听话,我们去南洋找你外公,快跟妈妈走吧。”

婉梨像个提线木偶被牵了几步路,倏地挣脱母亲,决然跪下叩首:“母亲,请原谅孩儿不孝。”

“我要留下来,我的家在这儿,我的国在这儿,婉梨宁为华夏牺牲,也绝不在外邦苟活!”

“好好好。”夫人悲痛欲绝,颤抖地指着女儿,捶胸道,“你们徐家不愧是将门之后,一个个的赤胆忠心,就我贪生怕死!”

“姆妈……”

轰炸声震碎了本就不安宁的夜,徐家母女都没有离开,但徐夫人并未让女儿奔赴前线,婉梨只好按部就班继续上学。

母亲要她的女儿做最贤良的淑秀,婉梨偏不,她是从旧社会迈进的新时代的先进女性,她看得见外面的世界,也看见了未来的华夏。

她知道,母亲只是想让她平安,可洋房掬不住她的鸿鹄志,她既拥有父兄一般的根骨,就该活出不输父兄的姿态。

婉梨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为了她的信仰潜伏奋斗,几番在惊涛骇浪里博生机,而徐夫人重操旧业,明面上是华东最大的老板娘,安顿难民,赈灾济贫,暗地则在婉梨的劝说下与爱国同乡创办银行,研发制造抗币,为前线后勤殚精竭虑。

终于在1949年10月,她们的信仰镇住了惊涛骇浪,迎来了旭日东升。

“哇靠,真真,你刚刚那一跪吓死我了,膝盖疼不疼?”

饰演徐夫人的丁敏棋疯狂倒卸妆水擦脸,铁真真请的妆造团队着实太专业,起码把她画老了三十岁。

她们出戏都很快,然而没演过瘾的男孩子们还抱在一起痛哭。

铁真真取下发套,青春期的少年声带那几乎是全损音质,捂着耳朵朝隔壁努了努嘴。

“本来没感觉,你说这么一嘴,它疼了。”

“你比我还大两个月,你说我不会折寿吧?”丁敏棋祖籍闽南,宗族观念甚重,尤其敬鬼神,受不来这些跪啊拜的,想起铁真真那一跪浑身一哆嗦。

铁真真拿她寻开心:“丁妹妹,要不你也跪我还回来?”

丁敏棋却不干了,“想得美!女儿膝下亦有黄金!”

“就安心吧,我刚刚全当在跪我——”

她蓦地急敛住话锋,听得丁敏棋抓心挠肝:“你什么呀?哎呀快说快说!”

铁真真道:“我革命先驱啊~”

这份剧本不全是杜撰,她的高祖母姓荣,是位巾帼民资实业家,幼女名唤宛黎,后来嫁给了同仁祁宗毅。

想着姥姥还在等自己,铁真真赶紧出去寻人,这校庆一结束就是国庆长假,私人飞机早已待命,今晚她就启程。

谁知姥姥被几位男士绊住了,中间还站着她的秦伯伯,那不是未成年该掺和的社交,铁真真索性出去闲逛等姥姥脱身。

青实无甚高楼,多是仿古建筑,建校初期着力复原了明远楼下的善渊湖,湖中的莲纷纷谢了,这时节仅剩湖心惠风亭畔那几簇重水华还在花期。

此时善渊湖上都是故地重游忆往昔的学长学姐,在校生就不必挤进去了,又不能离礼堂太远,铁真真便远观对面惠风亭里那些姐妹花们借着丝巾在镜头前凹造型。

“铁真真!”

一个少年气喘吁吁地跑来,怀里捧着一束花,瞧他这壮胆又露怯的表情,铁真真感觉不太妙。

“同学,你有事儿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