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和元帅虽然只是普通的农村土狗,不是正宗的牧羊犬,但这段时间经过灵泉水的喂食,两小只已经长得比小梨大了一圈,平常双胞胎教它们一些简单的动作指令都能听懂。
于是谢潜就把教会将军和元帅放羊的任务交给了双胞胎,他则忙着种植或是移栽蜜源植物,准备迎接家里的新成员——蜜蜂的到来。
谢潜在尚书村的养蜂人周荣海那里,一共订购了四箱蜜蜂,与考察团的那位周主任交流之后,他对这四箱蜜蜂的位置都作了不同的规划。
一箱放在灵植园附近,专门用于生产灵蜜,一箱放在池塘附近,除了之前的灵果树和柚子树外,谢潜抽时间和厉昇一起,将池塘靠着山壁一侧的山坡修整了一番,打算种上柑橘树和枇杷树,并且在外侧的李子树下面移栽一排杨梅树,将池塘周围的土地打造成一个小小的果园,果园的蜜蜂就专门生产果蜜。
剩余的两箱就放在后山的树林里,沿着潜心亭方向的山路向上走,都是属于谢潜家的林地,原本就有少量的乌桕和山乌桕,跟着山路大约走半小时到山顶,从山顶处可以看到清水村的整个风貌,也是谢潜家的山泉水源所在之处。
周远道建议,除了常见的蜜源植物外,可以选择种植一些蜜源价值高的观赏植物,真正将后山坡打造成后花园,这个建议让谢潜心动不已,直夸他是真正的专家。
最后定下的方案是,将谢家后院上山的小路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全都铺上青石板,整个山路呈之字形,在三个拐点处分别集中种上绣球花、野蔷薇和紫藤花,道路的两侧种上蒲公英、益母草和茉莉花。
作为主要蜜源的五倍子就分散种植在山林间,山路起点处种上两排桂花树,因为蜂箱放置在山腰处,山顶上就不拘种什么花了,郑诚帮着铺好青石板后,见平坦的山顶上有些空荡荡的,也大胆地发表了一下意见,说是在这里建个古风的凉亭,旁边搭个秋千,弟弟妹妹没事儿上山可以耍耍。
谢潜觉得郑诚的想法不错,当即把这个小项目委托给了郑家的施工队,郑识笑着说肯定只收他材料钱,全都安排郑家人来干活儿,不需要劳务费。
后来非遗调查局外勤队队长秦九川知道这事儿后,主动询问谢潜,能否让他的队员也到山顶上锻炼一下。
“锻炼?怎么锻炼?”谢潜跟着秦九川上到山顶,郑家施工队的效率很高,才几天功夫,古风凉亭的主体框架都建好了。
秦九川带着谢潜来到山崖边上,指着下面笑道:“从这里下去正好就是我们的营地,我亲身试过了,这里的山壁很适合练习攀爬。要是你家双胞胎胆子大的话,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练练。”
谢潜闻言探出身子往下看,能看到一片军绿色的营地,高度的确不算高。
他随即点头表示没问题,至于双胞胎就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
原本每天早上双胞胎就跟着秦九川的外勤队锻炼,这下只是多了个攀爬的项目,平时就跟个猴儿似的弟弟谢沧,不出意外很乐意参与其中,妹妹谢涓犹豫了下,她看着高高的山顶,感觉自己有点恐高,可转念一想,她将来可是要当飞行员的女人,怎么可以恐高呢?便咬着牙也参加了攀爬的训练项目。
至于郑家人和非遗调查局的人为什么都对后山的山顶这么感兴趣,那自然是感受到山顶浓郁的灵气。
虽说谢潜定期会去维护灵泉结晶所在山泉的隐匿阵法,但这阵法只能让人下意识忽略山泉的位置,却没办法掩盖溢出的灵气。
郑业德和荀振夏都并未将灵泉结晶的存在告诉其他人,只说是谢潜的商业机密,暂时不方便透露。
来干活的外勤队和郑家施工队没有私下打听,但不妨碍他们各种想方设法地蹭灵气。
并且非遗调查局的人和郑家人还有点暗中较劲的意思,都希望对方多占便宜。
谢潜没管他们,只要没闹到自己跟前来就好。
空着的羊舍有了“客人”入住后,如今只剩下牛栏还空着了。他这两天终于把接回来的蜂箱都一一安置放好,各色鲜花树木也按先前的规划全都种好。
有灵泉水的浇灌,不管是新种还是移栽的植物长势都很好,尤其现在处于盛夏,是大多数植物的花期,想来用不了多久,谢潜就可以收获一次蜂蜜了。
这个年代的通讯还不发达,谢潜之前只是隐约打听到黔华省那边养牛的多一些,但不清楚具体哪个地方才有养殖户出售牛犊。
三江市里倒是有国营的养牛场,不过没有对外向普通的农户出售。
后来非遗调查局的人来了以后,外勤队里有个叫做牛大海的队员,老家是黔华省的,他说他老家的村子就有个集体的养牛场,附近的农户都可以去那里买牛,一问距离,离三河镇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和到三江市差不多。
正好外勤队有辆小货车,运上三五头牛没问题,谢潜便问队长秦九川借了这名叫做牛大海的队员和小货车,带上厉昇和双胞胎又出门买牛去了。
只是外勤队的小货车和谢潜想像中的不太一样,不仅车头是军绿色的,连货厢也是用同样颜色的帆布包裹着的。
感觉这车都是带编制的,而且隶属军字号打头的单位。
这次轮到弟弟谢沧坐在前排,谢潜坐在了后排的中间。
听到牛大海说他当过兵,在部队里开过坦克时,谢沧激动不已,兴奋得脸都红了,搞得好像开过坦克的是他一样。
特别是牛大海这次属于出任务,身上还带着枪,弄得谢沧时不时就往他腰上瞄上几眼。
其实双胞胎天天跟着秦九川锻炼,早就发现外勤队长身上带着枪了,有几次谢沧还哄的秦九川给他摸了摸,就是没让他上手试,说是局里有规定。
要是谢沧真想亲身体验一下,秦九川说以后有机会可以带他去非遗调查局的训练场打几发真家伙。
当然必须监护人同意才行。
目前谢家唯一成年的监护人不在,谢潜做不了决定也不想做这个决定。
——不就是想把他弟弟拐到非遗调查局去吗?
谢潜认为孩子初中都没毕业,现下就考虑将来的职业选择太早了,还是等他们正儿八经地念过大学再说吧。
有了本地人带路,谢潜他们这次很顺利买到了四只6月龄的小牛犊,一公三母,毛色深黄近于红色,体态矫健、性情温顺,将货厢后面的一块板放下来,四个人一人牵着一头就上了车。
买完了牛,牛大海说他家离的不远,要不要顺便去他家吃个午饭,大家都没意见。于是他们中午吃了特色的烤洋芋,走的时候,牛大海的父母还烤了不少,路上带着当干粮。
回程的路上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一瞬间就刮起了狂风,没多久就下起了大暴雨,雨大得连路都看不清楚了,这一路又都是盘山公路,牛大海不敢冒险,只好将车子停在路边,等雨小一点再上路。
车上众人无聊,牛大海教他们唱起了军歌,从团结就是力量唱到打靶归来,雨势渐渐变小,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才重新点燃发动机。
却是祸不单行,几次都没能打上火,货厢里的牛犊也不时发出哞哞的声音。
见大家被这一连串的意外搞得有些无精打采的样子,谢潜开玩笑道:“看来我今天出门的时候没看黄历,日子挑的不好。”
厉昇看向谢潜,正要说些什么,忽然听到路边的树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他立刻示意其他人噤声,随即一把打开车门跳了下去,牛大海的安全带都还来不及解开,他担忧地问谢潜道:“就这么让他一个人去,万一遇到什么危险?”
牛大海本想说他跟着一起去,但又想到他也下车的话,车上就剩几个孩子,也不安全。
谢潜安慰他道:“放心,没事的,厉昇的身手你们是见识过的。”
那倒是,秦九川刚来清水村没几天,估计是看到谢潜和厉昇在后院陪着双胞胎“玩耍”,又或者从荀振夏及郑业德那里听说了厉昇的实力高深莫测,就找上门来想切磋切磋。
秦九川已是达到化罡境的武道高手,修习的是非遗名录中的乙等功法《赤阳碎岳劲》。
顺便说一句,目前非遗名录中最高等级的功法就是乙等,更高等级的功法各大宗门和世家都藏着掖着,不愿拿出来共享。
切磋的地方选在了考察队的营地那边,外勤队的队员全都跑出来看热闹,连周围的村民听到动静后都跑了过来。
切磋之前,谢潜站在场边大声地喊了几句“点到为止”,秦九川以为是对他说的,还微笑着朝谢潜点点头。
后来秦九川全身疼痛地躺在床上时才想起了,当时谢潜明明起冲着厉昇的方向说的。
所以这次秦九川派牛大海跟着谢潜他们出来,主要就是让这位曾经的坦克驾驶员来当司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