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宜年不是一个喜欢主动卷入麻烦的人。他的生存哲学一向是:保持低耗能运行,专注自身任务,尽量避免触发不必要的“剧情”和“NPC互动”。
但现在,情况特殊。
如果现实也能像游戏一样,有清晰的任务目标,明确的规则,以及可以随时存档和读档的功能,那该多好。
他操纵着小人,来到海边,甩下了鱼竿。
看着屏幕上平静的、泛着粼粼波光的海面,他开始认真思考。
他需要更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分析模式,理解规则。
他看着游戏里的小人钓上来一条亮闪闪的“鱼王”,没有任何欣喜,只是平静地将其收入背包。
然后,他打开了现实中的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加密文档,文档标题是:
“关于近期社交互动异常模式的初步分析及应对策略 V1.0”。
看起来,平静的“种田”生活,可能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他需要开始认真研究一下这个“游戏”的真正玩法了。
他的第一个“探测目标”,选定了顾薇薇。
理由有三:
一,她是顾家人,理论上掌握着不少“内部信息”;
二,她看起来相对没那么难以接近。至少比顾斯那种段位的大Boss或者顾纶那种情绪不稳定的“自爆卡车”要好沟通一点;
三,她似乎对薛宜年本人表现出了超出普通界限的兴趣,这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口。
执行计划需要一个合适的“触发时机”。
这个时机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到来了。
那天天气很好,薛宜年难得地没待在房间,而是在顾家那个过分规整的花园里找了个长椅坐着看书。
顾薇薇穿着漂亮的裙子,拿着一本时尚杂志,也“恰好”来到花园里,在他旁边的另一个长椅坐下了。
完美的“随机事件”触发场景。薛宜年想。
他合上书,主动开口:“薇薇学姐,下午好。”
顾薇薇似乎有些惊讶他会主动打招呼,愣了一下才笑着回应:“下午好啊,小学弟!难得见你出来晒太阳。”
“嗯,天气不错。” 薛宜年点点头,开始了他的“信息采集”。
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切入点,“说起来,学姐你和顾纶关系好像还不错?”
“我和阿纶?” 顾薇薇笑了笑,笑容里带了点无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一般吧。他那性子你也知道,从小就那样,黏人,又别扭。”
她顿了顿,没继续说下去,转而道,“不过他倒是很听你的话。”
薛宜年捕捉到几个关键词:“从小就那样”。
“他以前在帝都,是不是不太开心?” 他装作随意地问了一句。
顾薇薇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她拨弄了一下头发,眼神有些闪烁:“小孩子嘛,总有点不适应。你也知道,我们家……情况比较复杂。” 她显然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
薛宜年没再追问。信息源“顾薇薇”,在涉及家庭核心问题时,可靠性存疑,且存在明显的回避倾向。
初步探测失败。
“是吗?” 他不动声色地接了一句,“我看顾纶好像有点怕顾斯哥?”
“怕?” 顾薇薇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笑了笑,“可能是有点敬畏吧。毕竟我哥气场太强了,阿纶又比较敏感。不过我哥真的是为了他好,给他安排课程,想让他以后能……”
她又及时打住了,换了个话题,“对了,小学弟,你觉得我哥怎么样?”
这个问题来得有点突然。薛宜年看着顾薇薇那双亮晶晶的、似乎藏着某种期待的眼睛,思考了一下措辞:“顾斯哥很优秀,也很周到。” 他给出了一个客观且礼貌的评价。
顾薇薇似乎对这个答案不算满意,皱眉点了点头:“嗯。”
接下来的谈话,又回到了关于学校、关于帝都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话题上。
薛宜年没有再试图深入挖掘,他知道,从顾薇薇这里获取关于顾家核心矛盾或者顾斯真实意图的信息,难度很高。
这次“主动探测”,效果一般。获取的有效信息不多,反而可能暴露了他对这些事情的“兴趣”,提高了对方的“警惕值”。
策略需要调整。
或许直接观察,比旁敲侧击更有效?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薛宜年开始更加留意顾斯和顾纶之间的互动。
他发现,只要顾斯在场,顾纶几乎会立刻进入一种“低功耗静默”模式,话变得很少,眼神也总是躲闪,像只遇到了天敌的小动物。
而顾斯对待顾纶,也确实如顾薇薇所说,会有关心(比如提醒他加衣服,询问他的课程进度),但那种关心,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容置疑的意味。
有一次吃晚饭,顾纶因为B大那边一个什么活动耽误了点时间,回来晚了。顾先生不在,顾斯坐在主位上,看到他进来,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说:“下次注意时间观念。”
顾纶的气焰地一下就灭了,囁嚅着说了句“知道了哥”,然后就埋头吃饭,再没抬起过头。
整个过程,顾斯的语气甚至可以说是温和的,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却让整个餐厅的气氛都凝滞了几分。
薛宜年坐在旁边,安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等级压制确认。存在非对等的权力关系。互动模式类似于‘管理员’对‘低权限用户’。” 他在心里默默记录。
这种观察,让他对顾家这个“副本”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保持“中立阵营”、避免过深卷入的决心。
除了观察“内部NPC”,他对“外部NPC”的分析也没停下。
沈知行那边,依旧是稳定高效的“合作模式”。两人在小组项目上配合默契,进度喜人。偶尔在图书馆遇到,也只是点头之交。
薛宜年甚至发现,沈知行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避开除了他之外的其他社交?
顾薇薇曾经试图邀请沈知行参加一个学术讲座后的交流会,被沈知行用“需要整理笔记”的理由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NPC‘沈知行’,社交倾向:极低。互动模式:仅限于必要的信息交换和合作。安全等级:极高。”
薛宜年更新着他的评估。和这种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NPC打交道,确实很省心。
至于谢放,这位同学的“行为模式”就显得活泼多了。
在薛宜年对他的“设计草图”给出了几条客观中肯的建议后,谢放那边像是被打通了某个“技术交流”的任督二脉,时不时就会发一些他新搞出来的设计图、游戏引擎的测试片段、甚至是他自己写的关于游戏平衡性的分析文章过来,“求大佬指点”。
他似乎很巧妙地找到了一个能和薛宜年保持“安全距离”互动的方式——纯粹围绕着共同的兴趣点,并且摆出了一副“虚心求教”、“专业探讨”的姿态。
这种方式,让薛宜年很难像以前那样直接拉黑或者无视。
毕竟,讨论技术问题,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而且,谢放发过来的东西,确实……有不少干货。
Freedom-Xie: 大佬!你看我新做的这个机甲的腿部关节设计,是不是比上次那个更合理了?[图片]
Xue: 结构可行性提高了。但材料强度需要重新计算。
Freedom-Xie: 收到!我这就去算!大佬就是大佬!
Freedom-Xie: 喂!你上次说的那个FOFE新版本AI逻辑漏洞,我们修复了!还顺便加了个反制机制!要不要再上线试试?这次保证让你体验飞一般的感觉!
Xue: ……(已读)
Freedom-Xie: ……好吧,不试也行。对了,这个周末市中心有个独立游戏展,据说有不少国内工作室的新作品,你要不要去看看?[链接]
Xue: (已读)
Freedom-Xie: ……好吧,当我没说。[委屈巴巴]
薛宜年看着聊天记录,感觉自己对谢放的评估,又需要调整了。
“NPC‘谢放’,当前策略:以‘技术交流’为掩护,持续进行‘好感度’渗透。新增行为模式:‘适时示弱/卖萌’?。应对建议:保持警惕,维持‘纯技术交流’底线,避免线下接触。”
他发现,管理这些越来越复杂的“NPC互动”,正在消耗他大量的“CPU资源”。
他需要处理学业,需要应付顾纶,需要分析顾斯,还需要时不时地回应一下沈知行和谢放。他感觉自己像是同时在玩好几个不同类型、但难度都在持续增加的游戏。
连他最放松的“星露谷时间”,都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
有一次,他因为思考顾家那复杂的人际关系走了神,操作失误,导致他辛辛苦苦种下的一大片宝石甜莓,忘了及时放上高级洒水器,第二天起来一看,全枯死了。
薛宜年:“……”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上那些枯萎的作物,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想要“删档重来”的冲动。
当然,现实世界没有这个选项。
他只能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地拿起锄头,开始清理那些枯萎的作物,重新规划土地。
生活这个游戏,就算再难,也得继续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