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的清晨阳光透过白色纱帘洒进公寓,俞辰睁开眼,一时分不清身在何处。
身侧的床铺已经空了,只留下微微凹陷的枕头和一丝余温。
他伸手摸了摸,凉的。
——祁骁起床有一阵子了。
窗外传来隐约的教堂钟声和汽车鸣笛,提醒他这里不是江城,而是万里之外的意大利。
公寓是祁丰的,位于米兰市中心一栋老建筑的顶层,简约而充满艺术感。
裸露的红砖墙,挑高的天花板,巨大的落地窗...
与其说是住宅,不如说更像一个工作室。
事实上,俞辰昨晚就注意到,书房里摆满了建筑书籍和素描工具,明显经常有人使用。
手机显示早上七点半。
俞辰洗漱完毕,循着咖啡香气来到客厅。
祁骁正坐在落地窗前的餐桌旁,面前摊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文件,手里端着 espresso杯。
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勾勒出完美的侧脸轮廓。
“早。”俞辰走过去,在他脸颊上落下一个吻,“睡得好吗?”
“嗯。”祁骁抬头微笑,眼下却有淡淡的青色,“就是时差有点乱,四点就醒了。”
俞辰给自己倒了杯咖啡,浓郁的黑咖啡香气立刻唤醒了他的感官:“在忙什么?”
“蒙蒂项目的最后准备。”祁骁将电脑转向他,“刚收到父亲发来的补充资料。”
屏幕上是一份扫描的老旧设计图,署名“祁丰&蒙蒂,1984。”
图纸已经泛黄,但线条依然清晰。
——那是一座桥的設計,造型优雅如振翅欲飞的白鸟。
“这是...”
“父亲和阿尔贝托学生时代的设计。”祁骁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从未建成,但获得了当年的欧洲青年建筑师奖。”
俞辰仔细查看图纸,被其精妙的结构震撼。
桥身曲线流畅而大胆,既实用又充满艺术感,完美融入周围环境。
这种设计语言...既熟悉又陌生。
“像你的风格,对不对?”祁骁轻声说,“尤其是桥墩的处理方式。”
确实如此。
俞辰一直以为自己的设计风格是独特的,但现在看来,竟与年轻时的祁丰如此相似。
这种传承感让他胸口发紧。
“父亲在邮件里说,阿尔贝托一直想建这座桥,但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和投资。”祁骁继续道,“直到去年,米兰市政府终于批准了在新区建造...他希望我们能参与。”
“我们?”俞辰瞪大眼睛,“但这完全是他的设计!”
“不完全是。”祁骁翻到下一页,是几张新草图,“父亲做了些修改,适应现代需求。但他坚持要我们加入,尤其是你...他说你看空间的眼光很特别。”
俞辰接过草图,手指微微发抖。
这是祁父对他们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将未完成的梦想托付给他们的象征。
“蒙蒂先生知道这个安排吗?”
“不仅知道,而且很期待。”祁骁微笑,“邮件里说,十点的会议他会亲自参加,要给我们一个惊喜。”
-----
蒙蒂设计事务所位于米兰市中心一栋历史建筑内。
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俞辰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开放式的工作室充满自然光,墙上挂满获奖项目和设计草图,几十位设计师在模型和电脑间忙碌,空气中弥漫着创意与激情。
“俞先生!祁先生!”一位银发老者从人群中走来,张开双臂,“欢迎来到米兰!”
阿尔贝托·蒙蒂比想象中更和蔼,矮小精瘦,眼睛却亮得像年轻人。
他热情地拥抱了两人,然后迫不及待地带他们参观工作室。
“这是我们的模型室...这是材料实验室...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面墙!”他骄傲地指向一面挂满照片的墙,“历届优秀学员和项目。”
俞辰的目光立刻被一张老照片吸引。
——年轻的蒙蒂和祁父站在一座建筑前,笑容灿烂。
祁丰那时大概二十出头,黑发微卷,眼中闪烁着俞辰从未见过的光芒。
“祁丰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学生。”蒙蒂顺着他的目光说,“可惜...”他摇摇头,没有继续。
会议室里,蒙蒂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演示。
出乎意料的是,会议以一段视频开始。
——画面中的祁丰站在江城的滨水项目工地,详细介绍设计理念。
“这是昨晚录制的。”蒙蒂解释,“祁丰无法亲自来,但他想参与这次会议。”
视频中的祁丰比平时放松许多,甚至开了几个专业玩笑。
当他谈到桥梁设计时,眼中闪烁的热情让俞辰想起祁骁谈论创业时的样子。
——原来那份激情一直流淌在血脉里,只是被压抑了二十年。
“现在,让我们谈谈新区的桥。”视频结束后,蒙蒂打开投影,“祁丰发来了修改方案,但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接下来的两小时,讨论热烈而深入。
蒙蒂希望保留原设计的精神,但加入更多现代元素和环保技术。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提议让俞辰和祁骁担任联合设计师,与他和祁丰共同完成这个项目。
“你们带来新鲜的视角。”蒙蒂真诚地说,“尤其是俞先生的空间感,祁丰在邮件中赞不绝口。”
会议结束时,初步方案已经成形。
蒙蒂邀请所有人共进午餐,但先带俞辰和祁骁去了他的私人办公室。
“有样东西我想给你们看。”他打开保险箱,取出一卷泛黄的图纸,“祁丰当年最得意的设计,从未对外公开。”
图纸展开是一组度假村的构思,设计语言比桥梁更加大胆前卫。
俞辰立刻被其中一栋水上别墅吸引。
——悬挑的屋顶如飞鸟展翅,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这...”他的手指轻轻描摹着线条,“太美了。”
“但有个结构问题。”蒙蒂苦笑,“祁丰当年就指出了,但我固执己见。结果施工到一半被迫修改,差点毁了整个项目。”他看向俞辰,“你能看出来吗?”
俞辰仔细审视图纸,专业直觉让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悬挑部分过长,在强风下会产生共振...需要在这里加支撑。”他指向屋顶连接处。
蒙蒂瞪大眼睛,随即大笑:“天啊,简直和祁丰当年说的一模一样!连指的位置都不差!”他拍拍俞辰的肩,“这就是为什么他坚持要你参与。血脉中的天赋,无法解释。”
祁骁在一旁微笑,眼中满是骄傲。
俞辰却感到一丝不真实——他,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竟被拿来与祁丰这样的天才相提并论?
午餐在一家传统意大利餐厅进行。
酒过三巡,蒙蒂的话匣子彻底打开,讲述了无数祁丰学生时代的趣事。
——他如何在三天内完成别人两周的设计作业,如何在醉酒后画出获奖方案的初稿,又如何为了家族责任放弃即将到手的罗马教职...
“他走那天,我们喝到天亮。”蒙蒂回忆道,眼中闪着泪光,“他说'总有一天我会回来'...但再也没能如愿。”
俞辰和祁骁对视一眼,同时明白了这次合作的深层意义。
——对蒙蒂和祁丰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建筑项目,更是弥补遗憾的机会,是二十年前中断的友谊与梦想的延续。
-----
下午回到公寓,两人都沉浸在会议的兴奋中。
祁骁打开电脑整理笔记,而俞辰则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米兰的城市轮廓。
“想什么呢?”祁骁从背后环住他的腰。
“想你父亲。”俞辰靠在他肩上,“放弃梦想是什么感觉...二十年不能做自己热爱的事...”
祁骁沉默片刻:“但他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了梦想。通过我们。”
俞辰转身面对他:“你真的想接这个项目吗?加上学业和公司,我们的负担已经很重了。”
“不只是想,是必须。”祁骁坚定地说,“这不仅是一个建筑项目,俞辰。这是父亲的梦想...现在也是我们的。”
他拉着俞辰来到书房,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幅素描。
——那是祁丰画的江大校园,俞辰在树下画画的场景。
“他一直在用他的方式关注我们,支持我们...现在轮到我们帮他完成未竟之事了。”
俞辰凝视着素描中自己的背影,突然明白了祁丰眼中那份复杂情感的来源。
——那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认可,更是一个艺术家对另一个艺术家的惺惺相惜。
“好吧。”他深吸一口气,“但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平衡学业、公司和这个项目...”
“已经做好了。”祁骁得意地打开电脑上的日程表,“看,学期中的远程会议,假期集中工作...还有,我联系了MIT建筑系的教授,他说可以把这个项目作为实践学分。”
俞辰忍不住笑了:“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
“飞机上。”祁骁眨眨眼,“十二小时,足够规划未来两年了。”
阳光渐渐西斜,为公寓的每个角落镀上金色。
俞辰翻看着祁丰书房里的素描本,每一页都让他惊叹不已。
——那些流畅的线条,独特的视角,超前的构思...
如果祁丰当年坚持走下去,现在会是怎样的建筑大师?
“对了。”祁骁突然想起什么,“蒙蒂邀请我们明天去科莫湖的别墅,说有些参考资料在那里。要一起去吗?”
“当然。”俞辰合上素描本,“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先去个地方。”
-----
第二天清晨,两人站在米兰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前。
这座世界顶尖的建筑学府,是祁丰当年作为交换生学习的地方。
校园古老而充满活力,拱廊下的学生们抱着模型匆匆走过,墙上贴满各种设计展览的海报。
俞辰和祁骁按照蒙蒂的指示,找到了当年祁丰常去的那间绘图室。
——现在依然是建筑系学生最爱的地方。
“就是那个位置。”祁骁指着靠窗的一张绘图桌,“蒙蒂说父亲总坐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庭院。”
俞辰走过去,轻轻抚摸桌面。
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无数划痕和墨迹,其中是否有一条属于年轻的祁丰?
他想象着那个与自己有着相似天赋的年轻人,坐在这里勾画梦想的样子...
“感觉如何?”祁骁站在他身后,双手搭在他肩上。
“奇怪。”俞辰轻声说,“就像...走进了你父亲的记忆。”
离开建筑学院,两人漫步在米兰的街道上。
阳光透过古老的拱廊,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祁骁突然停下脚步,指向一家咖啡馆:“蒙蒂说这是父亲最喜欢的地方。”
咖啡馆保留着上世纪的装潢,木质吧台被岁月磨得发亮。
他们点了蒙蒂推荐的浓缩咖啡和提拉米苏,坐在角落的小桌前。
“敬父亲。”祁骁举起小小的咖啡杯。
“敬梦想。”俞辰与他轻轻碰杯。
苦涩而香浓的espresso滑过喉咙,俞辰突然理解了祁丰对这家店的偏爱。
——这里的味道像极了坚持梦想的滋味,先苦后甜,余韵悠长。
-----
科莫湖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
蒙蒂的别墅坐落在湖边的小山坡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湖面和远处的雪山。
“欢迎!”蒙蒂在门口迎接他们,“祁丰说你们去了建筑学院?”
“您怎么知道?”祁骁惊讶地问。
“他猜的。”蒙蒂笑着引他们进屋,“说俞辰一定会想去看看。”
别墅内部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简约而温馨。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书房——整面墙的书架塞满了建筑典籍,中央的大桌子上摊着各种模型和图纸。
“参考资料在那里。”蒙蒂指向一个老式文件柜,“祁丰当年做的所有关于桥梁的研究和计算。他说对你们的新方案可能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