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在楚玉衡和萧逸晨的努力下,改革成效显著,国内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新的挑战却悄然来临。
北方的蛮夷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实力逐渐恢复。他们不甘心在和谈中失去的利益,又开始蠢蠢欲动,在边境频繁制造摩擦。同时,西方强国也对大楚日益增长的实力感到忌惮,暗中支持蛮夷,企图扰乱大楚的边境局势。
边关的烽火再次燃起,萧逸晨收到边关守将的加急战报后,心急如焚。他立刻进宫面见皇帝,请求出征边关,抵御蛮夷的入侵。皇帝深知萧逸晨的能力,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下令调集大军,随萧逸晨一同前往边关。
出征前,萧逸晨与楚玉衡在王府话别。楚玉衡满脸担忧地说:“此次蛮夷来势汹汹,又有西方强国在背后支持,你此去定要多加小心。我会在京城全力筹备粮草和军备,为你提供坚实的后盾。”
萧逸晨坚定地点点头,说道:“阿衡,你放心。我定不会让蛮夷得逞,定会守护好大楚的边境。只是这京城的改革大业,还需你继续主持,切不可半途而废。”
随后,萧逸晨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关。一路上,他仔细研究战报,分析蛮夷的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到达边关后,萧逸晨迅速视察了防线,安抚了将士们的情绪。他发现,蛮夷此次改变了战术,采用了游击战术,不断骚扰大楚的边境村落,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企图消耗大楚的国力。
萧逸晨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挑选了一批精锐骑兵,组成了一支游击部队。这些骑兵个个骑术精湛,熟悉边境地形,他们在蛮夷的后方展开了一系列的突袭行动。
在一次突袭中,萧逸晨的游击部队成功摧毁了蛮夷的一个粮草储备点,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蛮夷得知后,恼羞成怒,集中兵力对萧逸晨的游击部队展开了围剿。
萧逸晨早有准备,他利用边境的地形,巧妙地与蛮夷周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萧逸晨的游击部队成功摆脱了蛮夷的围剿,并且给蛮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然而,蛮夷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再次集结兵力,准备对大楚的边关防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萧逸晨深知,一场恶战即将来临,他迅速调整了防线的部署,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向周边的联盟部落发出了求援信号。
在京城,楚玉衡也在为萧逸晨的战事忙碌着。他不仅要确保粮草和军备的及时供应,还要应对朝堂上一些官员对战争的担忧和反对。楚玉衡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萧逸晨的军事行动,他向大臣们分析了战争的必要性和胜利的可能性,稳定了朝堂的局势。
随着蛮夷的大规模进攻开始,边关战场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萧逸晨站在城头,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蛮夷军队,眼神坚定,他知道,这是一场保卫大楚尊严和领土的战斗,他和将士们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