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锦绣千秋,我在古代种田称帝 > 第153章 七皇子的故事

第153章 七皇子的故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清芷望着刘将军眼中跳动的赤诚,指尖轻轻按在行军地图边缘,声音里带着并肩作战的笃定:

“将军肯以性命相托,便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她抽出腰间银簪别住滑落的发丝,目光扫过地图上蜿蜒的河流,

“敌军退守祁连山麓,看似败北实则蓄势。我们需分两步——”

刘勇立刻俯身展开新绘的斥候密报,指尖点在标注暗桩的红圈处:

“末将已命人在峡谷布下弩车,可断其粮草。但敌方新帅用兵诡谲,恐有后招。”

他抬头时,见姜清芷正用朱砂在地图上圈画,烛火将她睫毛的阴影投在颧骨,像振翅欲飞的蝶。

“不如这样,”

她忽然直起身子,将令旗插在咽喉要道,

“将军率虎卫正面佯攻,我领玄甲营绕后突袭。但需留三成兵力守辎重,以防敌军声东击西。”

刘勇的目光忽然凝滞在她握令旗的手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仍稳稳将令旗插在咽喉要道。

他喉结滚动,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剑穗——那是七皇子亲赐的金丝穗子,历经战火仍色泽如新。

姜清芷敏锐地捕捉到他神情的变化,指尖从地图上移开,轻轻搭在他握剑的手背上:

“将军为何忽然怔住?”

营帐外的夜风卷着细沙扑打帐帘,刘勇忽然转身望向帐中悬挂的七皇子旧甲,甲胄上的鳞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小姐可知道,七皇子当年第一次领兵时,不过弱冠之年。”

他的声音忽然低沉,像是从胸腔深处挖出陈年旧事,

“敌军派死士劫营,他站在营帐前替伤兵包扎,直到鲜血浸透中衣,仍笑着说‘士兵的后背交给我,我的后背交给他们’。”

姜清芷的瞳孔微微收缩,想起姜父曾说父亲“爱兵如子”,却从未想过这四个字在战场上意味着怎样的担当。

刘勇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方帕子,展开时,半朵残败的兰花绣纹映入眼帘:

“这是七皇子替士兵吸毒血时用的帕子,当时他说‘战场上没有皇子,只有同袍’。”

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姜清芷看见刘勇眼角的皱纹里凝着水光。

她忽然想起方才部署战略时,自己坚持留三成兵力守护伤兵营,刘勇眼中闪过的那抹惊诧——原来那不是对谋略的意外,而是看见七皇子身影的恍惚。

“将军方才想起的,不止是旧事吧?”

她轻声追问,指尖抚过地图上标注的伤兵营标记,

“是在我身上...看见七皇子的影子?”

刘勇猛地回过神,从靴筒里抽出那张泛黄的纸页:

“小姐聪慧。方才您说‘留三成兵力守辎重’时,末将忽然想起七皇子的手记。”

他展开纸页,边缘的毛边蹭过她方才画下的伤兵营红圈,

“他曾在暴雨中跪在泥泞里,用身体替伤兵挡住箭雨,说‘每道军令下去,都要听见士兵的心跳’。”

姜清芷的心脏忽然重重一跳,终于明白为何刘勇在初见时对她百般试探——他不是怀疑她的谋略,而是在看她是否有七皇子那样“以身为盾”的心。

她望着刘勇手中的帕子和纸页,忽然伸手握住他的手腕:

“将军不必试探了。我虽未见过父亲,但我养父曾给我讲过七皇子,他的甲胄里永远藏着治外伤的金疮药,分给士兵时总说‘先顾好自己,才能顾好家国’。”

刘勇浑身一震,眼中泛起痛楚与欣喜:

“没错...七皇子说,士兵的命比他的命金贵。”

他忽然单膝跪地,帕子上的残兰与地图上的伤兵营标记重叠,

“小姐今日坚持亲自带队突袭时,末将便知...您果然是他的女儿。”

帐外传来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姜清芷轻轻扶起刘勇,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金丝剑穗上:

“将军以后不必再用旧事试探我。”

她解下自己的银簪,簪头的兰草纹与帕角残兰恰好相合,

“养父说过,七皇子每次战前部署,都会让士兵们在他的地图上画下自己的名字,说‘这不是我的战场,是我们的’。”

刘勇喉头滚动,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枚刻着麦穗的铜戒:

“这是七皇子给末将的,说‘等世道变了,就熔了打锄头’。如今...该是小姐接过这枚戒子的时候了。”

姜清芷接过戒子时,发现内侧刻着小字:“同袍为刃”。

她忽然想起父亲的旧甲为何挂在营帐最显眼处——那不是荣耀的象征,而是刻着“生死与共”的誓言。

烛火在晨风中摇曳,姜清芷将铜戒系在银簪旁,兰草与麦穗在晨光中交织成影。

刘勇望着她的动作,忽然想起七皇子当年在烽火线替士兵挡箭的场景——同样的决绝眼神,同样将他人的安危举过头顶的姿态。

此刻他终于确信,眼前的女子不仅继承了七皇子的谋略,更接过了那柄“以同袍为刃”的信念之剑。

“小姐可知,您父亲当年总爱往城西的贫民窟跑?”

他指尖轻轻抚过帕子上的针脚,

“有次暴雨冲垮了土坯房,他披着蓑衣在泥水里背出三个孩子,自己染上风寒咳了半月,却笑着说‘听见孩子们喊爹,比喝参汤还管用’。”

营帐里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姜清芷看见刘勇眼角的皱纹里凝着水光。

他从靴筒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页,边缘卷着毛边,显然被反复读过无数遍:

“这是七皇子在太学论战的手记。当时太子党说‘龙生龙,凤生凤’,他却拍着桌案说‘若论出身,我七皇子的血未必比卖豆腐的张老汉高贵’。”

“他主张开科举、设乡学,让田间的少年也能凭笔墨入朝为官,让世袭的勋爵必须靠本事保住爵位。”

“可那些王公贵族坐不住了。”

刘勇的声音陡然低沉,指节捏得发白,

“他们弹劾七皇子‘轻贱贵族血脉’,您猜他怎么着?”

他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模仿着七皇子当年的姿势——左手按剑,右手抚过甲胄上的剑痕,

“他在金銮殿上扯开衣襟,露出二十道伤疤,说‘这些疤不是勋章,是替百姓挡的刀’。”

姜清芷只觉心脏猛地一跳,仿佛看见父亲在朝堂上以伤痕为旗的模样。

刘勇忽然从腰间解下一个小钱袋,倒出几枚磨损的铜钱,上面竟刻着“同生”字样:

“这是七皇子命人铸造的,说‘真正的胜仗,是让士兵能活着回家’。”

帐外传来更夫打梆子的声音,已是三更天。刘勇忽然跪下身,额头触地:

“小姐,您父亲最后一次上战场前,曾在士兵的战靴里塞过纸条,上面写着‘若我战死,替我看看百姓的炊烟’。”

他抬起头时,眼里燃着炽热的光,

“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是想让这世道的风——能先吹暖士兵的铠甲,再吹向王侯的宫墙。”

姜清芷忽然想起小时候,姜父总说七皇子“身上有硝烟味”。

原来那硝烟里,藏着他想守护的山河。

她伸手握住刘勇手中的铜钱,触感粗糙却带着体温,仿佛握着父亲未说完的话。

营帐的毡帘被夜风吹起一角,远处传来伤兵的低吟,像极了记忆中父亲哼过的军歌旋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