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艾尔海森静坐在桌前,意图书写他选择保留下的记录。
·
【第一次元素试验中引发的小型山火。】
保留疑点:
火势猛烈,却不存在巡林员或路人的目击证据。
燃烧范围存在限制,与世界树中博士纵火后的火势存在高度相似。
草元素单独使用的前提下,不存在引发大规模山火的可能。
即便加入火棍丘丘人的变量,燃烧反应的扩大范围也不符合现场实情。
参考素论派《高等元素反应论》及其相关假说、猜想。
结论:(故意空白)
·
【去见她】
……
【已发送目标点位】
【已发送目标点位】
【已发送目标点位】
·
【我备份了你的记忆】
【请好好记住眼前的一切】
【做到你该做的事情】
·
【周遭的空间仿佛被无形的刀切割开,一如刚成为数据体的那一天,那个封闭死寂的客房。
与外界的一切交互都被斩断,当即暗中试探的元素力亦是如此。
唯有那个少女是真实、可以接触的。】
·
【系统的立体地图】
·
【地脉传送】
·
【只要她想,“系统”永远会是她最忠诚的工具。
不过显然,她不懂得均衡,不明白两只家犬之间亦会互相斗争。
为了博得主人的关注。】
·
【系统的检测报告】
【资深素论派学者的宝贵资料】
·
【虚拟的光线在半空中凝出叠好的文件资料,凭风助力,轻缓的落到手中。】
·
【光线恍若实质,在重复回绕的几何动作中,瞬息打印出了一个面熟的陌生人】
·
【那句“绝对忠诚”帮了我大忙,她卸下了大半的防备。
至于后续的“强制休眠”,亦是如此。】
·
纸面上一片空白,唯有笔尖滴落的墨渍晕出一圈痕迹。
艾尔海森坐在原位,保持静止。
【书记官收录真相,也收录真相背后的疑问。】
【但是……为什么呢?】
【他竟然生出了这样的疑惑。】
艾尔海森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有了联想,有了肯定。
但他沉默无言,在灵感窜连出火花的那一瞬间,他自己都屏蔽了那道念头。
并不是第一天察觉真相,只是在求索这份真相的过程与源头。
结论荒谬又格外的真实。
排除掉一切不可能,剩下的不管多么难以置信,那就是答案。
·
已是深夜,窗外的天色暗淡如幕布低垂。
唯有烛台燃着光亮,昏黄、温暖,模糊了边界。
他特意没有选择开启台灯,因为那样的光线过于锐利,会打扰床上安静睡眠的同行者。
打扰……
他下意识搓捻指腹,似是在回忆手指替她梳拢发丝时的触感。
放在过去,他只会觉得荒谬可笑,这样的亲近举动他连梦里都不会去假设。
偏偏事情发展的自然又顺利,像是树木天生需要水流,飞鸟天生需要苍穹。符合规律,甚至无人诧异与质疑,仿佛理所当然。
并非激烈如水火,而是两条支流相汇,泾渭分明,又一道涌入海洋。
来处不一,却同归一地。
·
很多人将他视作冰冷理性的机器,纯粹依从逻辑行动。
在工作上只按规章制度办公,不认同人情礼数,不接受贿赂讨好。
拒绝无效的社交往来,只保持最低限度的交流,不理会外界的风评与议论。
——说白了,不过是过滤去不必要的信息,做一个游离社会交际边缘的观察者。
高攻击性?刻薄直接?
那是点明了他们的弱点,不留委婉的余地,刺激他们仅有的尊严,仅此而已。
作为一个站在客观立场观察世界的人,他能轻易地分辨出虚情假意,利益互换,言论深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史书上早已有过论调,但谁能真正吸取教训,认为自己不会掉入同样的漩涡?
他只是用言论作剑,撕开那些伪善、朦胧的遮蔽,点出核心。
·
“……”笔尖在纸面上划下长痕。
所以,那些非理性的社会观察样本才弥足珍贵。
用社会普遍的定义,他们是他的朋友。
那么,琥珀石呢?
机缘巧合?好奇心驱使?社会调研?系统强迫?
剖开所有的虚假,直指核心的是……
——不,还不够。
——这点程度还不够铺垫走向真相的道路。
·
我们不怎么交流,但她能理解我的意图。
我们不怎么争论,但我能觉察她的想法。
——是她太过简单易懂,才会让我轻易从她的眼眸、呼吸、动作中预测她的行动。
她是个轻盈的人,思绪游离,想法大多不切实际,偏偏选择都是稳重保守,避开了最可能造就伤害的方向。
一个最不自由的人,在对一个随时能离开的人说……我尊重你的自由意志?
可笑。
系统从未束缚过艾尔海森。
是艾尔海森自己选择了观察系统,才有了这一路的同行。
·
仔细想来,她才是那个最不动声色的捕食者。
织好蛛网,静候猎物上钩。
天真,无辜,赤诚,都是伪装。
·
同样是观察者,她更为笨拙,也更明白笨拙能隐藏多少阴翳。
她至始至终都在学习艾尔海森,他是猎物?还是说……她才是猎物?
·
艾尔海森离开桌面,唯有一句留言静止在纸页上,力透纸背。
【心魔不足为惧。】
——来吧,看看这句话,又能引申出多少变化。
·
艾尔海森不可否认他在兴奋的事实。
冷水拍打着面颊,却仍旧无法改变血液流速加快带起的眼尾红晕。
在镜面之前,他的瞳孔趋近竖线,亦如捕猎本能开启时的进攻者。
他忍不住发出短促的喘息,笑意拉扯着嘴角上扬,手掌拂过面颊的那一刻,好似曾经的疯狂再一次灌入身躯,猩红的锐芒转瞬即逝。
这场狩猎游戏,还能拉长到什么时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