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我更在意你喜不喜欢
简单地吃过午饭后,陆时宜在客厅里转悠了一会儿,又走到阳台晒了晒太阳,但总觉得做什么都差点儿意思,于是又重新回到房间里面。
他躺在床上无聊地刷着手机,突然想约个人出去玩一玩,在联系人列表里翻了一遍,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众多朋友们之中,现阶段大概只有他拥有不受约束的自由,因为年龄相仿,其他的要么是被家里安排得明明白白,要么就是已经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忙起来的时候,一个月也见不上一面。
要不还是写小说吧,陆时宜叹着气想。
写作往往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避免丧失表达欲,一个人待着的时候,陆时宜总是喜欢和周围的物品对话。
他起身走到橱柜前,把郝宵送的玩偶重新换了个排列顺序,而后双手抱臂,和这几个样貌不同的小新分别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
“有病……”
自言自语结束后,陆时宜没忍住骂了自己一句。
陪郝宵做康复训练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初步把下一本小说的整体框架定了下来,推理类的小说格外注重剧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前后衔接的连贯性,他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决定再从头梳理一遍。
“叮——”
刚进入到文档页面,桌上手机突然响了一声,紧接着,又连着响了好几下。
陆时宜拿起一看,嘴角瞬间不受控制地往上扬起。
郝宵:【我来做康复训练了,阿姨问你这几天怎么不来了】
郝宵:【她还问咱俩是不是吵架了呢】
后面附了几张他训练时的照片,动作十分夸张刻意,大概是请护士阿姨帮忙拍的。
“真装。”陆时宜喃喃道。
可不知为何,那种互相陪伴时的熟悉感再次透过屏幕钻进他的身体,和郝宵一起住了一个半月,不知不觉之间,他似乎对很多东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依赖感,只是现在的他还没有意识到。
所有莫名的失落和不习惯,归根结底,都源自于心里那份对郝宵的依赖。
他靠在椅背上翻看着这几张照片,打字回道:【那你是怎么回阿姨的?】
郝宵像是捧着手机等他回复一样,秒回道:【放心吧,我肯定不会毁了你的名声的,就说你又出去环游世界了】
六一一:【神经……】
还是那个脑回路奇怪的郝宵,回答总是出人意料,陆时宜心想,果然还是不见面、不联系的时候比较正常一些。
闲聊一番过后,心情也活跃了不少,他把手机放在一边,打开电脑旁的小新蓝牙音箱,之后便专注地投入到剧情梳理的工作之中。
窗外的天空渐渐褪去深蓝,染上一抹淡淡的橙红色,夏日傍晚的晚霞,总是瑰丽而又浪漫,还夹杂着几分梦幻的色彩。
霞光照着洁净的房间,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投射到陆时宜的书桌上面,然后悄悄覆上他的手背。
在页面末尾敲下句号后,他便把文档保存到文件夹里,又起身伸了个久久的懒腰。
终于大功告成。
转过头一看,他霎时被美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晚霞震撼了片刻,下意识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毫不犹豫地发给了郝宵。
点完发送键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诧异万分,连忙长按撤回。
结果过了两分钟,郝宵回他一个问号,似乎并没有看到他刚刚发的图片。
陆时宜顿时长舒一口气,不过很快又懊恼地“啧”了一声,在键盘上打字的力度都重了一些。
六一一:【没什么,手滑了】
郝宵:【那你这手还挺厉害的,点赞】
会议室里,郝宵出神地对着手机傻笑,状态和发呆的样子并无区别。
正在前面做汇报的员工不得不暂时停下,拿不准自家老板此刻的态度,也不知道他对自己的工作是否还算满意,忐忑地走近,询问道:“老板,那个……我还要继续吗?”
听到这话,郝宵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把手机反面朝下盖在桌子上。
再次抬起头后,发现桌上的同事们全都饶有意味地盯着他看,就连身边的陆航也抱着手臂瞎掺和。
作为老板之一,开会时竟然带头分神,传出去保不准底下的员工又会怎样评论他,一向严谨敬业的郝总不禁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说:“不好意思,你继续往下进行吧。”
“好。”员工点点头,万般谨慎地做完了后半部分的汇报。
期间,时刻关注着郝宵的反应,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也不知道郝总今天是怎么回事,从来没在开会时见他分心,难道骨裂还能伤到脑子吗,可是之前也没听医生说过啊,他在心里默默吐槽。
散会后,员工们先后离开,等会议室里只剩下两位老板时,郝宵才侧过头瞪了陆航一眼,嘴上埋怨道:“你故意的吧?刚刚也不提醒我一下。”
“我哪敢打断郝总的好心情啊,”陆航耸了耸肩,又撑着下巴看他,“不过你刚刚在和谁聊天啊,脸都快笑烂了,我看倩姐在对面差点没憋住。”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八卦了?”郝宵转移话题道,强行给陆航扣了顶莫须有帽子。
“你不对劲。”陆航边往外走边说。
为了提高客户群体的法律意识,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照护中心会定期举办法律讲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客户,还会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普法主题,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实用性强。
在以往的讲授模式中,法务部的员工会提前根据本次的客户群体,拟定好相关主题和内容,再请与他们有固定合作关系的本地大学生们过来进行讲授。
由于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郝宵和陆航在做生意的同时,也会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在法律讲堂的模式确立下来之后,他们两个便决定在网上发布合作信息,优秀的大学生可主动报名参加,收集完简历后,他们会从中进行筛选,最终将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划入他们的讲授名单。
这样一来,既可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又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提升大众好感度,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手段。
照护中心即将在本周五为儿童客户开展新的法律讲堂,经过刚才的一番讨论过后,法务部的员工便将所有的准备事项确定完毕。
郝宵看完他们发过来的文件,并没有表示出任何异议。
正当员工准备按照惯例联系本次的讲授人之时,郝宵却意外地出声阻止了她。
“还有哪里需要修改的吗郝总?”女员工问。
“没有要改的,”郝宵摇了摇头,“不过这次就先别联系他们了,我这边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你稍后把文件打印出交给我就行。”
“好。”女员工点了点头,尽管心存疑问,到底还是没有开口。
老板敲定的事情,她们无权过问,只需要执行就好。
六点一刻,郝宵终于离开了办公室,本想在微信里求陆时宜来公司接他,但又不舍得让他来回折腾,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顺路坐陆航的车回家。
“你是想让陆时宜过来给小朋友讲课?”陆航边系安全带边问。
上次送郝宵回青安苑的时候,他就已经了解到了陆时宜大学所学的专业,所以当郝宵提到自己有合适的人选时,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陆时宜。
“对,”郝宵点了点头,“陆时宜的性格应该会很招小孩子喜欢,所以我想让他试一试,如果他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陆航“嗯”了一声,拐进另一条公路。良久后,他开口问道:“那个,我方便问一下,陆时宜目前正在从事什么行业啊?”
“他……”郝宵顿了下,思索着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才比较合适。
见他似乎不愿意过多透露与陆时宜有关的事情,陆航也没再坚持问下去,笑着说:“没事儿,我随便问问,要是不方便的话你就别说了。”
在没有得到陆时宜同意的情况下,郝宵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把他的情况告诉给任何人,哪怕是陆航也不行,这是很不尊重人的行为。
“等以后吧,”他侧过头说,“早晚会告诉你的。”
距离晚高峰还早,所以一路畅通无阻,不久之后,两人便抵达青安苑。
“走了,你回去注意安全。”郝宵朝车里挥了挥手。
“明天见。”陆航重新发动车子,很快驶出他的视线。
上楼的过程中,郝宵心中满是期待,期待着打开门之后,陆时宜会穿着什么衣服出来迎接他,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又会是什么。
他忽然想到,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于冰洁总是会说,“家”才是她出门在外最牵挂的地方。
是开门后会听到的那句“回来了”,是灯火通明的热闹与圆满,是热乎的饭菜,更是爱的聚集地。
所以她和郝望舟夫妻二人,不论平时工作有多忙,心里都会想着要早点回家,回去陪陪对方,顺便瞧一瞧儿子。
现在郝宵总算切实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倘若今后的日子都会是这样的,他倒也觉得人生没有任何遗憾了。
陆时宜正在厨房里忙碌,听见开锁的声音后,探头往外瞥了一眼,刚好迎上郝宵闪着星星的视线。
见到此景,郝宵顿时感觉心脏像是浸在蜜里一样,又甜又腻。
下午的时候,他在微信里说自己晚上要回家吃饭,拜托陆时宜多做一些,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嫌他麻烦,还问他想吃什么。
郝宵把文件夹放在桌子上,又慢慢走到厨房,对着正在洗盘子的陆时宜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好香啊,你真厉害陆时宜,天上的大厨下凡了。”
陆时宜抬头看了他一眼,一天不见,嘴还是这么欠。
他把围裙解开,挂到墙上的钩子上,又拿着双人份的餐具,边往外走边说:“洗洗手过来吃饭吧。”
“遵命。”郝宵笑着应了一声。
面对面坐下后,他先试探着开口提了下法律讲堂的事情。
陆时宜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客观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其实你们做这个还挺有意义的,现在很多人都缺乏最基础的法律知识,或者是对某些常用的条款模糊不清,所以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见他的反应还算积极正向,郝宵又接着说:“这次我们打算给小朋友讲课,基本上年龄都在十岁以下,所以会比较有趣一些。”
陆时宜咽下口中的饭菜,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郝宵不想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问:“那你愿意过去给他们讲一次课吗?”
听到这话,陆时宜猛地抬起头,对上他期待的眼神,惊讶地问:“为什么要我去?”
“因为我觉得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会很耀眼,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特别吸引人。”郝宵一本正经地说,“而且你的专业能力很强,我记得你大二那年参加法律辩论赛还得了‘最佳辩手’,大三好像也得过两次冠军吧。”
其实说到这里,郝宵并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劲,还在自顾自地劝解道:“不过你放心,我们是有报酬的,肯定不会让你过去白讲一趟。要是实在不愿意,或者觉得为难的话就算了。”
“因为我更在意的,是你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