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vip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鲜网vip小说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98章 绝密任务

第98章 绝密任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个月后,京口,北府军军营。

刘郁离带着百余人马浩浩荡荡赶到军营门口时,只见那些军卒一个个手持长枪列成一排,严阵以待。

很显然,过多的人马声惊起了他们的警惕,领头的校尉孙无终上下打量了一眼刘郁离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看样子是将刘郁离等人当成执行公务的官吏。

刘郁离翻身下马,走到孙无终面前拱手道:“在下广陵刘郁离,特来投军。”

孙无终狐疑道:“他们和你一样?”

见刘郁离点点头,低声嘟囔了一句,“真是稀奇事!”

北府军兵源以流民为主,十几人、几十人的同乡结伴投军并不罕见。但他还没见过有谁能大手笔到给每个人配备一匹马、一身铠甲的。

这身装备放到军营中等同校尉了。

广陵刘郁离,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哪里听过呢?孙无终左思右想想不起来。

瞥了一眼刘郁离道:“你们先等着。”

这么多人马,如何安排还要请示参军。转头就要吩咐身侧小兵禀告参军时忽然想起了什么。

广陵刘郁离,这不就是前几日参军特意叮嘱的人吗?

当时参军是怎么说的?想了一会儿,孙无终终于想起了,不禁有些好奇这个刘郁离有何特殊之处,为何人还没来,参军就特意叮嘱等人到了,立即送过去见他。

“参军要见你。”

听到孙无终的话,刘郁离讶异极了,据她所知现在北府军的参军是刘牢之,这可是东晋有名的猛将。

她与此人素不相识,为何他要见她?

孙无终倒是确定了一些事,既然刘郁离是参军要见的人,那身份一定没问题,大手一挥将刘郁离等人带进了军营。

穿过重重营帐,不多时到了中军帐位置,孙无终吩咐其余人在原地等待,他要带着刘郁离去见参军。

周槐等人先是抬头看了一眼刘郁离,见他点头,一个个方服从命令。

这个细节令孙无终深深看了刘郁离一眼,等进了军帐,率先施礼拜见,“刘参军,刘郁离人已到了。”

一面色紫赤,长着大胡子的中年人摆手示意两人无须多礼,扭头看向刘郁离,说道:“你跟我来,将军要见你。”

不加封号、姓名的将军,整个北府军估计只有统帅谢玄一人。

此时,刘郁离心中的好奇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原来不是参军刘牢之要见她,而是谢玄谢将军要见她。

这就更奇怪了?哪怕她自认带着无比闪亮的主角光环,那也得见到谢玄才能发挥作用,如今为何她人还没到,名字就已挂到最高统帅那里?

由不得刘郁离多问,转身跟着刘牢之出了军帐,进入旁边更大的中军帐。

进来了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刘牢之朝着刘郁离说道:“你先在此等候,我去请将军过来。”

刘郁离点点头,心头多了几分忐忑。要不是她和刘牢之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她都能脑补一出东晋版的“林冲误入白虎堂”戏份了。

一盏茶的时间,中军帐门口传来一阵规整的脚步声,帐帘被掀开,走进一位年约四旬,风骨峻峭、气宇不凡的将军。

来人瞥了刘郁离一眼没有说话,径直坐上帐中主位。

刘郁离立即弯腰下拜,“广陵刘郁离见过谢将军。”

谢玄看着帐中风度翩然,神采非凡的刘郁离,忍不住好奇,叔父为何非要把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一个不知深浅的年轻人?

虽然不解,但他向来相信叔父的眼光,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想到此处,谢玄开口道:“叔父有一项重要且隐秘的任务要你亲自去执行。”

一听是谢安的命令,刘郁离心生不妙,谢玄随后的话印证了她的预感,“任务的具体内容,即便是我也不清楚。”

刘郁离:“......”

谢玄都不清楚任务的内容又该如何向她传达?越是重要的任务越容不得信息误差,她又不是谢安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

似乎看出了刘郁离的疑问,谢安解释道:“叔父说你只要看过下面三样东西就会明白他的意思。”

说完,谢玄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给刘郁离。

刘郁离接过去,上面只有寥寥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纸上的内容谢玄看过,这句话出自《易经》,但他完全看不懂这句读书人都听过的话会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任务?

刘郁离心底有了大致的猜测,但她不确定猜得对不对,问道:“第二件东西呢?”

谢玄又递过来一枚玉佩。

那是一枚浮雕螭纹和田玉佩,不用仔细看刘郁离就知道上面还有两个篆书小字“安石”。

这枚玉佩刘郁离很熟悉,谢安的私人玉佩,她从王国宝手中取得,后来又交给了谢道盈。

谢玄见刘郁离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问道:“你知道任务是什么了?”

私人玉佩这样紧要的东西,叔父为何要给一个陌生人?

刘郁离点点头,却没有说具体任务内容。

谢安没有告诉谢玄,就意味着这是一件绝密任务,绝密到连谢玄也要瞒着。

有了这两样东西,她已经猜到任务内容,为何谢安还准备了第三样东西?

第三样东西又是什么呢?难道是能调动隐秘组织的令牌?

刘郁离忍不住浮想联翩,问道:“敢问将军第三样是何物?”

刘郁离没有提及任务具体内容,谢玄也没问,转身走下座位,进入内室,请出一个锦盒,放到桌上。

在谢玄的示意下,刘郁离打开锦盒,一个明黄色的卷轴状东西赫然映入眼帘。

这一刻,刘郁离的心跳加速了,小心取过锦盒中圣旨,慢慢打开,前面那一串场面话直接略过,视线下移到最后一句,“特封刘郁离为鹰扬将军。”

一上来就是四品将军,刘郁离眼睛都放光了。

谢丞相,你真是太会了。

有这么一根萝卜在前面吊着,她就是死也要完成接头任务。

谢安留给刘郁离的任务就是与朱序接头,拿回情报。

王宝国之死牵扯出一桩秘事,那就是丞相谢安与早已投降秦国的朱序暗中有联系。

当时被卷入王国宝之死的刘郁离就是用这件事拿捏了谢安一把,让陈郡谢氏不得不出面保下她。

当时她借谢道盈之手递给谢安的那封信上面也只有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是以,刘郁离今日一看到这句话回想起往事,直觉任务与朱序有关。

谢安的玉佩则是刘郁离与朱序接头时用于证明自己身份的物证,表明她是谢安派过来的人。

至于最后那道圣旨很好理解,只要刘郁离能顺利完成接头任务,取回情报,那道圣旨就会公开,她一跃成为四品鹰扬将军。

刘郁离不知道的是,当时王国宝事件后,为了隐藏朱序内应身份,谢安彻底切断了同他的联系,就此蛰伏两年。

如今,秦、晋大战在即,为了获取更多秦国的情报,谢安不得不重启这条线,派谁与朱序接头就成了难题。

谢安位高权重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他身边的人不能轻易出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无法确定谁是绝对可信的?

朱序的身份是隐秘中的隐秘,这是插入秦国心脏的一颗暗钉,若是接头人不可信或是能力不够,暴露了身份,晋国多年筹谋必会毁于一旦。

就在谢安为难之际,谢道韫的一封家书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提起谢道韫的家书,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件事。

原本谢道韫是打算走琅琊王司马道子的门路为刘郁离拿到举荐信,但用于贿赂司马道子的银子却阴差阳错被谢若兰留给了谢家。

以至于刘郁离无法按照原计划在斩杀王复北,覆灭王家后,收回这笔银子。

这些年为了支持豆蔻阁全力扩张,那些赚来的银钱则是不断转化为各地的店铺。此外,为了装备跟随刘郁离从军的那一百人已经花费了大量银钱。

短时间内,豆蔻阁无法再另外抽调五万两白银。

没有门路,刘郁离只能从基层做起。

尽管刘郁离不介意,但谢道韫却不愿意她的晋升之路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为此,谢道韫便修书一封给叔父谢安,希望刘郁离能从陈郡谢氏那里获得帮助。

谢安从谢道盈的信中得知刘郁离即将投身北府军后,忽然想到此人知道朱序身份却一直没有泄露,正是可靠之人。

而且刘郁离在明面上与陈郡谢氏没有关系,还游离在朝堂之外,从之前王国宝的事也能看出此人眼光卓越。

此外,谢道韫愿意写信为刘郁离筹谋必然是认可他的才能。

这么一看,刘郁离就是绝佳的接头人选,于是就有了今日之事。

再说刘郁离看了又看,最后恋恋不舍地将圣旨放回原处。

谢玄:“你带来的那些人,随你调动。”

刘郁离点点头,“我只带走白敏行、梁山伯二人,其余人直接留在军营。”

梁山伯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他有别人都没有的优势,懂氐语。

秦国是氐族人建立的国家,虽然从皇帝苻坚到大臣无不精通汉语,但有一个懂氐语的人在身边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手下的那百余人初到军营,必须留一个聪明能压得住场子的人看着,周槐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刘郁离安顿好众人后,便告别周槐,带着白敏行、梁山伯二人出了军营,一路向北。

一路上,奔波劳碌暂且不提。等快入长安城时,白敏行忍不住问道:“道安大师是和尚,我们为什么要装扮成道士?”

刘郁离:“因为我不想剃光头。”

梁山伯看着一身道袍,怎么也想不到什么样的军中任务与道士、和尚挂钩。

难道是要请一个大师回军营超度亡魂?不对,晋国也有和尚,不用千里迢迢跑到秦国请。

此次的任务是与朱序接头,但刘郁离却没有选择直接与朱序接触。因为她不会氐语,只能以晋国人的身份出现。

朱序本就是晋国降臣,一旦与晋国人接触,很容易引起怀疑。为此,她选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道安大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